《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出炉:成都超北上广居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9-12 09:02:00

中国哪些城市的经济表现最有活力?为什么?米尔肯研究所日前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首个“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展示中国经济发展表现最杰出的城市及区域。

此次报告共计研究了266个中国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的经济数据。研究城市被分为两个组别:大型城市,包括34个一线及二线城市;中小型城市,包括232个三线城市。这两个组别的城市经济表现排名均基于实际发生的经济表现,而非预测的经济成绩。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标共有九个组成部分,包括短期(一年)和中期(五年)的衡量。 为了更好地判断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指标着重研究每个城市的就业及收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RP)、外商直接投资(FDI)和高增值产业的实力。这个方法能够带来更深入的评估,探究城市经济增长背后的主要因素。

成都超越北京、上海和深圳,经济表现指标在全国34个一线及二线城市中位居第一。成都在九个经济表现指标中,有七项居于前十名位置。其在人力资本、中央政府支持、成熟的高端航空航天和飞机设计业、最新崛起的电子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均拉动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除了重庆以外,排名前十的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能轻松接轨国际市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塘地区的城市群。报告同时指出,中国未来将极大程度依靠城市群的聚集和中小规模城市的发展来获得增长动力,中国内陆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江苏省在三线城市经济表现排名中独占鳌头,当中以苏州市居首。三线城市前十名之中,有七个来自沿海地区,隶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一部分;它们均受惠于邻近上海的地缘优势,汇集大批人才与先进技术。排名前十的三线城市中,有三个内陆城市-庆阳市、吉安市及宜昌市,扮演着中国沿海与内陆交汇点的角色。排名靠前的三线城市在最新的就业与收入增长方面的指标表现均不俗。结论表明三线城市的低发展成本,较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性的区域位置,都可以带来经济的成功。

“我们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具有一些共通点,”米尔肯研究所董事总经理、研究员、中国报告联合撰写人黄华跃说道,“例如产业的多元化、重视高科技产业、良好的交通网络、持续地发展基础建设及发掘人才,具有吸引外资的能力。”

今年是米尔肯研究所首次发表以中国为核心的最佳表现城市报告。米尔肯研究所早已视城市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在1999年,研究所发表了其最著名的报告 ─ 年度美国最佳表现城市排名,客观度量各地区的经济表现。2014年其在新加坡成立米尔肯研究所亚洲中心,2015年推出中国报告,均反映出研究所的坚定信念,确信亚洲及中国将会于二十一世纪对全球繁荣有更大的贡献。

黄认为,中国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国经济近期放缓也预示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 以科技为中心,鼓励私人投资和国内消费 – 这些因素未来会起主导作用。通过衡量中国城市和区域的经济表现,米尔肯研究所希望挖掘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机会。

首个中国报告就中国一线、二线及三线城市的经济活力表现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和观察。虽然东部沿海城市依然占据着榜单,但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城市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内陆城市在经济表现方面将拥有巨大的潜力。

谈到中国报告的未来规划,黄介绍说,我们计划每年更新“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正如米尔肯研究所的美国年度城市经济表现分析在过去20年帮助了美国区域的发展,我们相信中国报告也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独特而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出炉:成都超北上广居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7-09-12 09:02:00
中国哪些城市的经济表现最有活力?为什么?米尔肯研究所日前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首个“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展示中国经济发展表现最杰出的城市及区域。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