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铭:优先建立对冲楼市异常波动的自动调节机制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7-03-09 17:57:00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泓铭

中国网·地产中国讯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于3月9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泓铭表示,创建一个对冲楼市异常波动的自动机制,刻不容缓。

张泓铭表示,10多年来,中国楼市在波动和调控中反复循环。2000年到2016年,发生6.5个轮次的波动和调控循环,过程都是“房价和销售额急剧上升—社会强烈反应—调控收紧楼市—楼市平稳或偏冷—经济增长乏力—调控放松楼市”,然后开始下一轮循环。目前,2016年开始的这一轮调控尚处于前半程中,已经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波动的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去年12月,新建住宅价格较2015年平均水平上涨10%以上的有23个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和大部分东中部省会城市,最高涨幅49.5%,这是楼市过热的集中体现。

放纵楼市过热无疑饮鸩止渴

对于中国楼市长期波动、调控反复循环的原因,张泓铭认为,首先,是长期以来国人对于楼市作用的片面认识,过分依赖它来推动经济财政的增长。如果紧缩调控带来楼市平稳或疲软,就会导致经济增长也不够理想,于是就重新加热楼市,进而使其陷入下轮循环;其次,长期以来货币供应量过大,而投资市场狭隘,导致货币大量流向楼市,不断推高房价和销售额;再次,在前面两个原因的推动下,“房价只升不降”成为民众牢固预期,导致阶段性恐慌式购买,这是楼市长期不正常的心理原因。

“楼市的激烈波动,尤其是房价快速上升,对于经济社会乃至于全局的破坏作用,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头。过分看重它在经济增长中的短期作用,放纵过热,其实是饮鸩止渴,加速危机的到来。”谈及楼市波动的影响,张泓铭的措辞显得非常严厉。他直言,这是国际上很多惨痛经历得来的教训,但还有些人尚未醒来,还企图依赖加热房地产这张老方子医治经济病。他认为,对此,中央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仅仅是对个人和机构说的,更是对地方政府说的。所以,现在是到了把稳定楼市、稳定房价作为紧迫的重大任务的时候了。

建立自动机制克服人工调控弊病

然而,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并非一蹴而就。稳定楼市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是一套完整的体系,需要各部门的合力以及大刀阔斧的改革。“形势催人,在这套体系确立之前,有必要寻找一种同整套体系相容的机制,充当即刻可用、长期也可用的调节机制,同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张泓铭建议。

“历史表明,每次楼市调控都有两项极为管用的手段——金融和税收,尤其是金融的首付率和房贷利率。但是,过去各种手段运用是人为安排,容易受到地方认识的局限或人为操控,也有时间滞后。”张泓铭说,为克服人工调控的弊病,需要一个自动机制,就是当楼市异常波动(上升或下降)到一定程度,机制自动触发对冲,无需人工安排。

张泓铭认为,这套机制有五个要点:一是监测指标,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城市住宅价格指数作为唯一指标;二是控制界限,设置上下限,超过上限或下限,对冲机制就自动触发;三是运用对冲工具,首推金融手段,即首付率、利率双率联动。如某个城市一个月(或几个月)内住宅价格上升或下降超过限度,则首付率和利率自动增加或减少若干个百分点。当然,自动机制并非单打独斗,需要综合施策,根据实际情况由各地加推税金的增或减、交易门槛的升或降、费用的增或减、土地供给的增或减等政策,同金融手段形成合力;四是以70个城市为对象实施区域;五是上一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担任监管责任。

“该机制具有及时调整的灵敏性,具有向上或向下对冲波动的双向稳定性,完全符合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总要求。建议在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试点,确认效果后在70个城市快速推广。”张泓铭如是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张泓铭:优先建立对冲楼市异常波动的自动调节机制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7-03-09 17:57:00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于3月9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泓铭表示,创建一个对冲楼市异常波动的自动机制,刻不容缓。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