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产税终结高房价或一厢情愿 近期难出台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11-07 08:40:00

(原标题:地产税能打败高房价吗?)

成都地税11月初在当地媒体的一则通告,让全国人民都忧心忡忡:房产税来了吗?

这份公告的爆点在于以下内容:房产税征收,依照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以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按1.2%税率计征;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按12%税率计征。

相信大家默默算了笔账后,突然发现成都地税要干一件逆天的大事: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房产税嘛!

彻头彻尾的乌龙!成都文件的房产税,与人们口中的房产税并非同一概念。

国家早在1986年颁布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征收依据和标准即上述文件中提及的内容。但是,这部仍在实施的暂行条例中清楚说明: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成都版房产税实际上就是例行套用了这个内容。引发恐慌,多半是因为其文件中并未标明免征范围。

而如今被很多人视为调控房价利器的“地产税”,实际上是针对房屋保有环节所征收的税项。按照此前上海、重庆两地试点的征收依据来看,不用于营业的房屋,并不在免征范围内。免征与否,主要取决于家庭房屋套数、家庭成员人均面积、是否高档住宅等。

但是地产税的真正出台,绝非易事。首先要解决合法性的问题。按照地产税路线图,目前仍在立法阶段,有关征收范围、征收内容、税率和征收依据等问题上,还在求证中。税法草案完成后,还需提交人大审议,人大通过后政府方可出台相关细则。

此外,从立法完成到现实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税法的权威专家、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专家稿)起草组秘书长施正文此前透露,未来地产税将由全国人大完成立法,即框架法律,而具体征收覆盖面、税率、时点等均由地方政府出台细则。

由此看,地产税近期出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实关于地产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阵舆论热潮,究其原因,还是其对市场的心理预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过去十年来政府反复针对高房价问题进行调控,得来的结果却是十倍以上的涨幅。而地产税,似乎成为狙击高房价的救命稻草。其逻辑在于,一旦税收出台,多套房屋的保有者会在衡量其税收成本和房屋溢价的利弊,而可能选择抛售,从而增加供应,平缓价格。

这种逻辑在住房保有量高度不平衡的当下,自然有其道理。但从上海重庆两地试点效果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2011年1月,上海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地产税的试点。然而5年中,上海的住宅成交均价从2010年底的2.1万元/平方米,上升至2015年的3.5万元/平方米,涨幅近70%。考虑到近年新增交易偏重郊区和统计价格以网签价格计算等原因,实际房价涨幅还要高。与北京、深圳等未试点地产税的城市相比,上海房价的涨幅丝毫不逊色。

从长期来看,政府调节房价的出发点并非是打压,而是维护房地产的健康持续发展。房产税的出台更是如此。由于课税原则在于使公共受益,即通过课税增加财政收入,用于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从国外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经验看,地区房价会随着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提升,使得税基进一步增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房价根本取决于供需关系。地产税的征收可以改变供需关系吗?很难说。尽管理论上,加税会减少房产投资的动力。但如果人口流入城市和出于改善目的购买房产的需求依然旺盛,那么地产税很可能作为成本转嫁到购房者的身上,反而助推了购房成本的上升。如何避免征税适得其反,更多考验地产税设计者的智慧。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希望高房价随着地产税出台而终结的想法,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评论:房产税终结高房价或一厢情愿 近期难出台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11-07 08:40:00
房产税征收,依照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以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按1.2%税率计征;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按12%税率计征。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