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妹玲:好屋中国的Uber逻辑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7-31 16:28:00

【地产中国网•高端访谈】站在O2O的台风口,房地产经纪行业被吹上了天。一时间,房多多、吉屋网、好屋中国等平台横空出世,搅乱了一江春水。

群雄并起,逐鹿市场,以吸引资本与用户的眼球为焦点。而作为国内首家房产全民众销平台,好屋中国还在打江山的征途上。7月30日,其董事长汪妹玲在接受地产中国网专访时透露,自2012年于苏州成立以来,该公司已拓展了61个城市,4个海外市场,经纪人总数达360多万,为客户提供20多万次的服务。在去年7月份,好屋中国已获得软银融资,2015年整个销售额预计超2000亿。

那么,好屋中国有以什么换取颜值?且听汪妹玲“现身说法”。

颜值一:创新驱动

地产中国网:与房多多、吉屋网等相比,好屋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平台?

汪妹玲: 2012年我们组建了好屋中国这一O2O全民众销平台,这不只是数据的精准匹配,也不是简单的营销方式的变革,而是建立了一个以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满足用户需求的平台。

好屋中国与BAT 三家公司一样,形成电商、搜索、社交的生态圈,形成uber(优步)一样的共享经济。在整个交易中,我们用规范化流程、金融等提供支持体系,使买卖双方更快找到对方,买卖过程更加规范透明,满意度更高。

在买卖双方,我们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络与感情。再从买房入口到金融、租赁、装修等,甚至把C 端变成众创的客户,做社会经纪人分享,在线通过数据跟别人形成资源整合,提供社会化服务,从而形成整个C 端服务资源平台化。
 
地产中国网: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好屋中国采取怎样的创新驱动力?赢利模式主要在哪里?相比国外的MSL(Multiple Listing Service多重上市服务)、E2E(线上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相结合,相互促进,互补发展的服务模式)两种发展模式,好屋中国更趋向于哪种模式?

汪妹玲:我们跟MLS 和E2E模式不同在于:第一、中国有新房市场,有一个大B的客户是开发商,他们有产品制造能力。我们不是简单的营销过程,从C2B的定制、从产品阶段,就以用户为导向做数据匹配。

第二、美国房子分散,美国有独立经纪人体系。中国城市、社区密集,所以我们会让经纪人更靠近C 端,深耕社区为客户做服务。海外经纪人一定要拿证照,中国去年已取消经纪人持证政策。我认为,社会化营销、信息提供的过程不需要持证,但真正交易环节,未来可能还需要持证。不过,相比而言,我们的模式更像E2E模式。互联网创新技术和数据搜索是我们的核心,客户可以在我们平台上实现搜索、选经纪人、看房、交易等整个交易流程。目前,能互联网化的地方我们都实现了互联网化,而经纪人做的是不能互联网化的内容,包括信息分析、研究、专业交易,甚至后期帮业主遛狗、接孩子等贴心服务。

好屋中国的创新核心是:第一,互联网的C端和创新技术,第二,全民经纪体系,给社会经纪人和专业经纪人提供事业平台。我们交易流程包括:底层是交易大厅,中间是经纪人,上层是房源、客源共享。底层交易大厅是我们打造的专业环节。中间是社会经纪人和专业经纪人互为分工、共成体系,上层共享数据更多的用互联网化来实现。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汪妹玲:好屋中国的Uber逻辑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7-31 16:28:00
站在O2O的台风口,房地产经纪行业被吹上了天。一时间,房多多、吉屋网、好屋中国等平台横空出世,搅乱了一江春水。群雄并起,逐鹿市场,以吸引资本与用户的眼球为焦点。而作为国内首家房产全民众销平台,好屋中国还在打江山的征途上。7月30日,其董事长汪妹玲在接受地产中国网专访时透露,自2012年于苏州成立以来,该公司已拓展了61个城市,4个海外市场,经纪人总数达360多万,为客户提供20多万次的服务。在去年7月份,好屋中国已获得软银融资,2015年整个销售额预计超2000亿。那么,好屋中国有以什么换取颜值?且听汪妹玲“现身说法”。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