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现场丨专访许小乐:下半年楼市逊于上半年 购房动能提供新视角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19-07-27 22:55:03

7月27日,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9届年会在三亚启幕,会间,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接受了中国网地产的采访,在对下半年的楼市进行了研判的同时,亦对如何提升收缩型城市的购房动能提出了见解。

下半年楼市逊于上半年 与去年相差不大

许小乐认为,总体而言,下半年楼市会比上半年略差一点,他列举了五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每年的市场交易惯性来看,往往会出现下半年弱于上半年的情况。每年伊始,在信贷宽裕,消费者购房欲望比较强烈的背景下,楼市会有所提升。若一季度的楼市在数据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那么全年楼市都难有提升,这一情况已持续三年。

“在5月-10月,楼市基本进入淡季,过去几年‘金九银十’的产品热点都没有出现,”许小乐强调,“从这个角度讲,下半年楼市要比上半年差一点。”

其次,从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看,许小乐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的新房库存较高,存在去化难的问题;二手房亦存在去化变慢,库存升高的问题。由此,消费者的预期出现了减弱的情况,“业主的挂牌量、挂牌价格等相关数据抬升较难,处在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小范围波动”。

在市场动力及市场预期方面,二手房上升的刚需与改善需求都受到了抑制,虽然抑制效果会因不同城市的房价高低、政策强弱有关,但普遍出现了“刚需进不来,改善换不了”的情况。也正因此,当前市场需求端和供给端的预期都显不足。

最后是政策方面,从上半年的调控动作可见政策对于需求端的抑制没有松动的迹象,在宏观经济不稳,货币政策需要加力的时候,房地产的稳定就越是重要。同时,许小乐还认为“一城一策”也较趋严——尽管“一城一策”有所放权,但过于追求绩效与结果,而非着眼于是否通过合理的手段将价格调整到了合理区间。

许小乐还表达了舆论对调控过度解读的担心,指出不应对相关调控政策过于密切关注和过分解读,在“一城一策”的环境下,权利本身已经下放——城市做出符合市场价格需求的调控,稳定房价、地价,这一对自身发展负责的行为无可指摘,需要给每个城市一个良好的政策空间,“‘一城一策’的思路一定是对的,而且必须要贯彻”。

在政策的直接影响下,中国楼市整体呈现出一个稳态的市场。“今年一季度只有个位数的增长,而后的回落带有季节性,预计今年与去年的差距不大,”许小乐总结道,“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今年与去年的关系。”

购房动能提供新视角 资源型城市提升购房增长力较为困难

对于购房动能这一数据,许小乐认为指标本身的范围并不重要。由于通过进行复权及一定的计算方式得来,因此得出了0-0.6的数据范围。

购房动能这项数据并非基于上半年或短期内的情况,由于涉及的数据品类很多,因此得出的购房动能数据趋于动态,“‘购房动能’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也许一个变量数据过两年就会有所改动,因此每个阶段的数据可能都不会一样,属于一个反映中期的周期数据。”许小乐说道。

许小乐强调,“购房动能数值为1是不可能的,每个数据变量间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它只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波动”。

此外,除了数据的增长力以外,还需看其持续力,即是有效需求的转化力。以北京、上海为例,由于刚需难以进入,所以出现了持续力较差的情况。“刚需是市场的现金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资产并非最重要的,而是现金流,”许小乐说道,“对于城市来说情况是一致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城市的购房动能低下,城市的购房增长力低迷这一说法更为确切。许小乐认为,过去二十年以资源起家的城市,如今的生产技术、效率与方式不再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的投入,进而会面临一些发展的困难。他以山西为例,指出在地表煤等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当地很难在生产效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提升。

对于这种城市来说,如何摆脱过去的资源依赖,向生产技术提升进行转变,整个过程繁杂且困难。“通过放松户籍制度,甚至从其他城市攫取人才资源,这种短期的做法并不可靠,”许小乐总结道,“城市还需通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确保人才的流入,‘花自盛开,凤蝶自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博鳌现场丨专访许小乐:下半年楼市逊于上半年 购房动能提供新视角
来源:中国网地产2019-07-27 22:55:03
“预计今年与去年的差距不大,”许小乐总结道,“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今年与去年的关系。”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