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要素自由流动制度通道 是城乡融合关键

来源:新京报 2019-05-08 10:07:05

贤明改革

当前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在于资源配置流动不顺畅,城乡间的国民经济循环不畅通。

5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发布,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到2022年,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

首次明确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时间表,颇具现实指向: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双轮驱动,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释放增长潜力的重要抓手。而要有效利用这个双轮驱动,关键就是要抓住城乡资源配置这个“牛鼻子”,盘活农村沉睡的资源,优化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结构,提升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效率。

而首次提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就抓住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是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大改革部署。

从过去40年发展的历程看,我国农村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农村要素配置的不断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配置均得到长足的改善,由此释放出了农村发展的巨大潜力。

比如,1978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口为2.83亿人,到2016年则为2.16亿人,规模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但不变价的农业增加值,则从1978年的927.8亿元上升到6.3万亿元。2016年,我国5.4天内所生产的农业增加值,相当于1978年全年。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配置的转移,非但没有降低农业产出,反而明显提升了农业的产出效率。

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仍然要在城乡要素的配置上做文章。事实上,当前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也在于资源配置流动不顺畅,城乡间的国民经济循环不畅通。

例如,在资本进入农村的发展方面,舆论还有不同看法;在农村宅基地改革上,还未有重大突破。这些因素,使得在过去较长时期内,资源要素呈现出单边流出农村的情况。

这使农村发展动力受到影响,农村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来,难以有效享受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红利,同时也制约了工业化进程中相关产能的消化。

比如,如果我国农村土坯房能够改造成为钢架式结构,将消化大量的粗钢产能,缓解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有测算表明,如果每年全国新建和改造500万幢(套),则可以消化4500万吨钢材。

因此,我们要抓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这个牛鼻子,打破制约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并且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的新格局。

这就要求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城乡间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用市场化的方式提升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比如,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农村土地的相关改革进程。在这个基础上,辅之以政策性引导,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由此形成农村发展新态势。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打通要素自由流动制度通道 是城乡融合关键
来源:新京报2019-05-08 10:07:05
当前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在于资源配置流动不顺畅,城乡间的国民经济循环不畅通。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