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规划需尽早纳入“多规合一”顶层设计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8-08-02 10:47:09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正在加速崛起。“全域旅游”、“泛旅游”、“旅游+”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持续改变着人们对旅游业的传统认知。旅游业已越来越趋向综合性产业,并探索统筹引领一二三产业走向融合发展。“正是旅游业的这种综合性决定着旅游规划的统筹兼纳性,也使旅游规划成为众多规划类型中涉及面最为宽泛的一种类型。”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刘德谦表示。

 

2016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自此,全域旅游迅速成为旅游学界和业界集中研讨的热词。传统的旅游规划理念也随之发生系统性转变。基于此,刘德谦教授出版的阐述旅游规划的专著——《旅游规划七议》对旅游规划的目的与功能结构、依存要素以及对其的把握、编制进程和有关技术安排等做了较为翔实的梳理,为新时期广大城乡规划工作者如何更好地认识旅游规划、把握旅游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参考。

 

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

 

“我国旅游规划起步较晚,曾几何时在各地并不是很受重视。发展到现在,不少地方都想借助旅游业的振兴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已将发展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旅游业及旅游规划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刘德谦教授表示。

 

基于此,凭借敏锐的行业嗅觉,针对长期以来我国旅游规划不到位、不科学等突出问题,刘德谦教授在《旅游规划七议》中多次强调,需顺应形势尽快将全域旅游的发展规划纳入“多规合一”的顶层设计之中,做好全域旅游规划与“多规合一”的互动,从规划的起点开始全面部署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而言,旅游规划跟城市规划虽有差别,但一些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却是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旅游规划也一样,应尊重科学、杜绝折腾。

 

就此,刘德谦教授分析认为,当下正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逐渐由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创新改革实践中,势必将不断涌现新思路、新模式。如果再用传统的规划思维去套旅游项目,显然不合时宜。反之,以创新技术路线的手法解决每一个旅游问题,从而发挥旅游规划的轴心作用,使其成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与“多规合一”走向落地的先导和平台,则是大势所趋。

 

从旅游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全域旅游既是地域的全域,也是行业的全域。一方面,旅游是人们离开常驻地去异乡体验的活动。旅游者对游、购、娱、吃、住、行等要素的需求,由旅游地直接供给。旅游地的范围没有边界,这让旅游服务的供给在地域上具有全域性质。另一方面,旅游所需的游、购、娱、吃、住、行等供给跨越了住宿和餐饮、交通运输、批发与零售、文化体育和娱乐等多个行业门类。此外,建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作为旅游业的上游产业、支撑产业和延伸产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步入新时代的旅游业早就不是单一的行业,而是一线产业的发展集群。

 

在此背景下,旅游规划的理念需要系统性创新变革。刘德谦教授提出,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规划应从区域社会生产要素配置出发,统筹考虑规划内容,从重视“找资源、布项目”转变为重视拓展公共休闲空间、优化区域环境风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进而实现从规划“点”向规划“面”的转变。

 

“在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时,只有汇集更多人的智慧并编制出兼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全域旅游规划,才能开拓出让当代百姓和子孙后代都满意的旅游事业新篇章。”刘德谦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全域旅游规划需尽早纳入“多规合一”顶层设计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8-08-02 10:47:09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正在加速崛起。“全域旅游”、“泛旅游”、“旅游+”等新概念不断涌现,持续改变着人们对旅游业的传统认知。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