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回应地方“抢人大战”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8-05-17 16:08:55

针对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天津等二线城市相继出现的“抢人大战”现象,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昨天回应称,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孟玮介绍,我国劳动力人口不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从劳动力人口总量来看,目前中国16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然保持在9亿数量级。


最新:天津昨天加入“抢人大战”


昨天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天津发布了备受关注的新人才引进政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新政策大幅放宽人才落户条件、自主选择落户地点、大幅简化落户办理程序。这意味着,继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之后,天津也加入“抢人大战”行列。


据介绍,天津人才引进新政具体条件包括,学历型人才: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硕士不超过45周岁、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户,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资格型人才: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以及拥有国内外精算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建筑师、律师等执业资格的,可直接落户天津。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1年或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3年,具有高等职业资格、不超过35周岁,具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40岁,具有高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50周岁的,可直接落户天津。创业型人才:创办符合天津产业政策且企业稳定运行超过1年,个人累计缴纳所得税10万元以上的,可直接落户天津。创业人才无年龄限制。此外,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企业的急需型人才,由企业家自主确定落户条件。


回应:“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


近期,不少城市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吸引大学生落户,有一些城市还打出了一些像“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之类的口号。对此,孟玮昨天表示,随着各大城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增的就业岗位多、人才需求量大,对人才的竞争成为必然,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支持大学生落户,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是对过去“重物轻人”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念的一个调整。


近年来,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逐年提升,劳动力素质在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规模也较大。孟玮强调,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也就是说,既要吸引人才落户,更要把这些人才留在当地,实实在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孟玮指出,怎么样把这些人才留下来,关键的一点从政府角度来看,还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城市社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这些人才干事、创业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人才的引进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孟玮表示,地方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人才引进举措,还是要突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着地方的需求来制定政策,来做到人才的引进与本地区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同步谋划、同步推进,这样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背景:“抢人大战”引发“抢房大战”被约谈


今年以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二线城市陆续放出“送户口”“送房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大招来吸引人才。


然而比“抢人大战”更受关注的是,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变得炙手可热,很多人将原因归为落户新政,因为户籍人口增多,带来购房基数增加。在成都,万人抢房买房,队伍绵延几公里。在西安,据报道,自2017年3月推出“史上最宽松”的落户政策以来,西安共吸引了超过55万人落户,仅今年就超过30万人,规模超过任何一个国内城市。不过,这一现象很快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据新华社报道,5月9日,住建部负责人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了成都、太原两市政府的负责人,再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约谈一周后,成都市政府发文,要求限购以家庭为单位,同时落户未满24个月的,要在当地稳定就业并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才能买房。


文/本报记者 赵新培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发改委回应地方“抢人大战”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8-05-17 16:08:55
针对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天津等二线城市相继出现的“抢人大战”现象,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昨天回应称,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