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对95后吸引力上升 过半数愿为兴趣而择业

来源:北京晨报 2018-02-07 08:21:18

二三线城市对95后求职吸引力上升


过半数愿为兴趣爱好而择业 超七成愿为兴趣爱好而付费


95后的年轻人,在求职时有哪些偏好和特点?多家互联网企业对95后群体调研后发现,“兴趣爱好”已成为95后在求职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其他年龄段相比,95后更看重“情绪释放、自我表达和精神自由”,过半数95后愿意“为兴趣和爱好而工作”,超七成95后愿意“为兴趣爱好而付费”。


为了兴趣和爱好而工作


近日,58集团联合腾讯发布《2017-2018年度中基层求职者行为特征研究》,对95后新生代求职者进行了专题探讨。该报告显示, “兴趣爱好”已成为95后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58集团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95后求职人群占总求职人群的32%,已成为劳动力求职市场的中流砥柱。除了关注薪资和职业发展外,95后求职者更愿意“为了兴趣和爱好而工作”。与其他年龄段相比,95后对薪资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58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于薪资、福利等物质待遇,95后更重视对情绪释放、自我表达、精神自由的追求。


二三线城市吸引力上升


从求职意向城市的层级来看,一线城市对95后的吸引力在降低,二三线城市对95后的吸引力上升,占比已达41.3%。


腾讯社交数据显示,有16%的95后愿意外出离省打工。95后劳动力输出前5名大省分别为安徽省、四川省、河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其中江西省输出的95后劳动力相对更多。


哪些行业更热门呢?58集团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其他年龄段的求职者选择“司机/交通服务、物流/仓储、家政保洁/安保”的行业较多,但95后更倾向于选择“淘宝职位、促销/导购、美容/美发等行业。


七成大学生愿为兴趣付费


一点资讯联合武汉大学共同发布的《95-00后大学生兴趣白皮书》显示,有52%的95后希望自己选择的工作内容能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匹配,有18%的大学生将兴趣爱好作为择业的最主要考虑因素。


为兴趣付费在大学校园已经非常普遍,72%的大学生愿意为兴趣爱好而付费,超过60%的大学生已经在兴趣爱好上进行过一次性的大额消费。有54%的大学生每月花在兴趣上的消费额在300元以下。但从长远来看,大学生们一旦养成为“兴趣消费”的习惯,随着日后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兴趣经济”有望迎来新的爆发点。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新闻链接


95后成进口消费生力军


90后和95后的年轻人已成为进口消费的生力军。天猫国际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昨日发布的《2018天猫国际进口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90后和95后消费者人数占比近50%,消费额占比近40%;在天猫国际消费者中,超六成是新增用户,其中90后和95后占比近半。


爱尝鲜、小轻奢和抗初老是90后和95后消费者的三大关键词。“喜新”是年轻人的特性之一,90后和95后是小众国别产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报告》显示,2017年火鸡面的线上销售大爆发,主要拉动群体就是90后和95后,贡献了超过六成的销售额。


另外,90后和95后对潮牌销售额的贡献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小众奢侈品包包更能俘获90后和95后的芳心,其中,MOSCHINO、LOEWE/罗意威、MARNI分别是2017年天猫国际90后和95后购买的奢侈品女包增长系数前三品牌。


倍感生活压力的90后和95后,对“抗初老”也是情有独钟。在美颜方面,具备瘦脸、紧致等功能的美容仪成为90后和95后的热选。在洗发护发产品中,防脱发产品的销售额比重逐年提升,日韩防脱发洗发水更受90后和95后的偏爱。在养生方面,膳食纤维、葡萄籽提取物和胶原蛋白等抗衰老和调理胃肠道保健食品越来越受90后和95后的追捧。在2017年大热的“保温杯+枸杞”组合也撬动了养生派90后和95后对保温杯的消费热情。


天猫国际总经理奥文表示,中国的90后已经达到1.9亿,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扩大消费市场规模的主力和希望。(记者 刘映花)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二三线城市对95后吸引力上升 过半数愿为兴趣而择业
来源:北京晨报2018-02-07 08:21:18
一线城市对95后的吸引力在降低,二三线城市对95后的吸引力上升,占比已达41.3%。95后更看重“情绪释放、自我表达和精神自由”,过半数95后愿意“为兴趣和爱好而工作”,超七成95后愿意“为兴趣爱好而付费”。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