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房地产将开启新时代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8-01-08 09:29:00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密集的一年。根据中原地产统计,全国各地发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超过210次,其中仅10月份就有超过25个城市发布了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34次,在这些政策内容中,有关租赁的政策接近20次。不仅如此,调控政策覆盖面也从以往的热点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进一步扩围。

专家分析指出,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将在2018年开启一个新时代。长效机制的建立将是中长期房地产发展的重点,而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则是2018年的重要工作。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因城、因区施策将持续发酵,城市群各级城市间调控将继续协作发力。此外,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也将重点推进,引导人口和住房需求合理分布。

三四线城市此轮上涨接近尾声

仲量联行有关专家最新撰文指出,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基本定位下,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将在2018年开启一个新时代。

展望2018年,随着调控政策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深入,加之国家货币政策的收紧,仲量联行预计三四线城市此轮上涨周期将接近尾声。

然而专家强调,必须看到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库存量目前还是处于历史低点,大部分城市的库存去化时间也维持在12个月以下,从而导致开发商在短期内继续拥有一定的定价权。

在微观层面上,热点城市的众多新盘依然遭到抢购,反映出目前严厉的调控措施并未解决部分热点城市的市场供需矛盾,需要政府加快推进和完善长效机制。

仲量联行认为,作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部分,长租公 寓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巨大。专家称,千禧一代在中国城市人口总量中的比重约为27%,随着千禧一代陆续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住房租赁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此外,中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也将助推租赁市场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或呈现爆发式增长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商业地产暗流涌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目前处在办公楼供应高峰期,空置率水平普遍较高,租金总体保持平稳或小幅下调。展望2018年,专家认为,随着金融业开放、国企改革、自由贸易港等改革措施的加速落实,企业对办公楼的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从而推动租金企稳回升。

受到电 商冲击和供应高峰的双重影响,购物中心将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中心转变,体验业态如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等的比重将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运营商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消费行为,开展精准的定制服务,并且灵活运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与消费者互动,增强消费体验以降低电 商冲击。放眼2018年,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将与电 商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通过交叉持股、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拓展全渠道布局。

随着去杠杆的深入,商业地产开发商和资产持有人轻松融资或再融资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将不得不积极拓展其他替代融资渠道,特别是资产证券化。虽然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资产证券化将在未来的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长效机制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将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相关租赁政策也将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推进国有租赁企业的建设,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也值得关注。料将抓紧推进住房租赁立法,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推动住房租赁市场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同时,也将分层次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扎实推进棚改工作、提升公租房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专家认为,短期来看调控不会放松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2018年房地产工作重点是要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未来楼市政策仍会延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明确的主线,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严格执行各项调控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2018:房地产将开启新时代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8-01-08 09:29:00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密集的一年。根据中原地产统计,全国各地发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超过210次,其中仅10月份就有超过25个城市发布了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34次。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