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经开区:一个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城市探索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8-01-23 10:59:41

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条件。

——古希腊哲学家欧里庇得斯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建筑大师贝聿铭


有关一座城市的发展,过去我们往往只会关注于它的经济增速、它的产业规模、以及单纯的人口多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将“美丽中国”一词明确写入报告之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显然,今日的中国已经来到了开启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时代之际;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时代的城乡空间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几乎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

那么,在四川、乃至西南,是否会诞生这样一个成功转型的样本?四川在线通过深入采访德阳经开区罗文全书记之后,惊喜的发现:作为工业城市的德阳,正在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成德同城、绿色发展等措施,一步步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之道。

爱一座城兴一片市,首先是能够直面它的不足


记者:关于德阳,在很多人的眼中,似乎仍局限在老牌工业城市的形象,二重、东电、东汽是老一辈人对德阳的第一印象。这样的刻板印象是如何产生的?


罗文全:在很多人印象中,工业城市向人们显示的是冷色调钢筋水泥般“铁汉”形象。事实上,德阳有着良好生态优势,德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域“八江十湖”生态田园城市建设、中心城区“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构成了良好的生态格局。一座城市必须要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为此,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倾力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的目标,这是德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四张名片。


记者:从工业文明走到生态文明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对于德阳经开区来说,更是囊括了二重、东汽等老牌重工业企业,这些老牌工业企业如何转型?


罗文全:德阳因“三线建设”国家从战略层面布局工业而建市兴市。二重、东汽1958年10月13日在德阳开工建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市。工业成就了德阳辉煌的过去。就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们仍然是德阳的优势所在!

德阳的工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性重工业,二重、东电、东汽等企业研制生产了一大批“国之重器”,航空与燃机、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这些代表国家制造业的水平。近年来工艺的改进、设备的换代、产品的调整,它们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已经降低很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德阳的工业已经在往先进制造业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目前,德阳的央企正在进行两个大方向改革,一个方面是企业内部供给侧的改革,推进自身产品线和产品结构的改革,另一个方面,曾经以制造为主的企业,正加快科工贸一体转型。具体讲,有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第一,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型。二重为国产大飞机C919生产130余项大型模锻件,为鲲龙AG600水上飞机提供70件关键产品。东电成功研制全球首台“华龙一号”半转速核能汽轮发电机。

第二,实现了从单一的产品制造者向整体方案解决者转型。比如发电机组,过去我们只负责制造,现在转向发电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东方水利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提供服务,向服务提供商转变。

第三就是从传统的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探索形成“互联网+装备制造生产”模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建成德阳装备制造工业云,入驻企业达2300余家。

当前,我们正按照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应该说这两年,德阳的空气越来越好,天越来越蓝,与德阳工业的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关键是能做到“有舍有得”


记者:对于德阳经开区来说,该如何把生态建设抓起来?


罗文全: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正在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集中发展区转型为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区。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来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再是纯粹的、片面的强调工业发展,所以现在整个经开区工作班子的配比、队伍的结构、经开区的规划、以及工作重点,都在进行转变。

首先,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构建“2+3”工业和“7+5”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市区不符合产业定位和环保要求的企业控制规模、限制发展,去年关停近100家散乱、污染的企业。

其次,以城市新区理念和标准去审视德阳经开区的短板,大量增补绿化面积、教育、医疗和商超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二,做大第三产业,提升城市经济能级。现在服务业占经开区税收的40%。但对标成都市的青羊区、锦江区的服务业税收占比达到90%以上,我们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目前,我们正在借鉴上海田子坊等特色街区经验,打造“工农村特色美食街区”。在城市中心打造主题乐园。此外,积极引进一批文创项目和大数据产业,与四川电信合作建立大数据产业园。

第三,新规划了一批生态文明项目。城市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经开区规划了“一芯、两带、三湖、四湿地、多园”的生态布局,包括德阳城市中央公园、绵远河生态景观带、武家山运动休闲公园、柳梢堰湿地公园、南湖生态核等,这些项目将使城区增绿10倍。2018年,武家山休闲运动公园一期和“月上柳梢”的爱情主题公园将开工建设,年底这两个公园或可面向公众开放。

第四,严控新进的产业项目。严把“绿色关”,对每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前都要进行严格的项目评审,从源头上确保引进项目符合环保和产业规划。同时,对原有传统产业采取搬迁、关停、升级改造等措施。比如,海普制盖公司,虽然企业排放仅为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但因市民投诉其排放“异味”,我们选择将企业搬迁至远离市区的新工业区,计划实施工艺更加先进的海普制盖智慧e盖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一个企业搬迁,三方共赢。


记者:德阳经开区毕竟是经济开发区,现在将生态发展置于首位,而把经济发展放在次位,经开区的经济指标该如何完成?


罗文全:经济指标是一个方面,但我们更加看重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按照千亿产业、科技兴城、绿色园区的目标,高水平高端化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力争率先驶入速度稳、结构优、创新强、效益好、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德阳市第八次党代会对经开区提出了到2020年打造千亿产业的目标,目前来看,我们完全能够实现千亿产值,如果加上服务业的贡献,就能够达到1500亿。科技新城方面,去年园区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的比重接近60%,每年德阳近40%的专利和知识产权都来自经开区。

其次,再看城市发展潜力。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互联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分享经济等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将带来高效率、高回报的增长。未来,大数据产业会在德阳崛起,同时还会增加城市人口。

最后,城市生活品质也在提升。随着西成快铁通车,今年3月高铁将实现公交化,每天45列高铁在德阳停靠,间隔发车时间在20分钟左右。将来高铁提速之后,从德阳到成都仅需15分钟。德阳与成都之间,过去叫“双城生活”,现在则是“同城生活”。

城市的发展核心是人。一个城市必须要有人文情怀。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去年,我们首次评选了感动经开区十大人物,其中,有创新人才,有著名工匠,有社区干部,有贤妻孝子,等等。就是想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的精神温度。我们有个社区叫乐安社区,这里既有30多位外国专家,也有两万多企业的职工和家属,还有农转非居民,是德阳主城区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居民结构最复杂的一个社区。我们加强社区基层治理,开展物业党建联建,每年为居民办一批民生实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了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多元居民的融合和谐共处。现在的乐安社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居乐业、安定安逸”的新型社区生活共同体。


记者:面对成德两座城市间的竞争,我们必须承认成都对人口的吸附力更强,且同样拥有一个定位经济技术发展的高新区,德阳经开区又将如何实现自己的差异化发展?


罗文全:坦诚的来说,德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方面是很难和成都竞争,德阳要做的就是去破解这个难题。

在布局和定位上,德阳将自身定位为成都的副中心。一些瞄准国家中心城市的项目肯定只会选择落地成都,而德阳可以选择为成都提供项目落地的协助。比如,成都的汽车整车制造业在2017年产量达到130多万辆,未来产量将达到300万辆,整车的零部件不可能全部由成都生产制造,德阳经开区内有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这就为成德错位竞争提供了机会。协同发展、错位竞争,研发基地在成都,制造基地在德阳。

德阳有庞大的产业技术人才资源。如今,产业工人、产业工匠是十分稀缺的,德阳是全国唯一的一个职业教育示范城市,四川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经开区,每年培养毕业生5000多人,培养国内一流的产业技术人才。

此外,德阳有低生活成本的优势。成德之间便捷的交通,工作在成都,生活在德阳,或者是平时上班在成都,周末在德阳,便捷的交通完全能够满足同城化的需求。

“软硬实力”发展之后,同样也要做好城市营销


记者:我们常说,今天的城市竞争力是全方位的,懂得营销自己也很重要。在增强城市影响力和城市营销方面,德阳经开区有什么考虑和想法?


罗文全:经开区的定位就是德阳新区,围绕德阳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四张名片,努力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成都北部新城核心区、德阳经济增长新极核。新区的城市形象挖掘、乃至德阳城市之美的发现,都缺少不了“三双眼睛”。

首先,要让媒体来发现德阳之美。新区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力量,更多的资源的进入。这需要通过媒体的眼睛发掘德阳的优势、宣传德阳的美、推广新区的财富价值。

第二双眼睛,是辖区企业和市民之眼。新区的主人是我们的市民和企业,新区建设不能是政府自弹自唱,要变成企业的自愿行动和老百姓支持、满意的行动。

第三双眼睛,是投资机构之眼。德阳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新区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国内外的投资者、国内外的金融机构、产业投资机构来关注德阳,我们会陆续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邀请各类投资机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共同来发现德阳,发现德阳新区财富机会。通过他们,引入更多的投资,整合凝聚更多的资源把新区建设更加美好。


写在文末:

在此次专访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德阳经开区在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中,所下的大力气、大功夫。

通过将老牌工业企业转向智能制造、清洁技术,曾经因工业而被刻板印象的德阳,反而成为了“产城一体化”发展新思路的受益者;德阳与成都之间将建的天府大道北延线,将以“上跨”火车北站的气势拉开序章,与天府大道南延线共同组成世界第一长城市主轴;在生态建设方面,则会把环境打造放在首位,甚至经济发展会让位给生态保护。

这样的规划、这样的付出,足以令德阳经开区从全国的工业城市探索转型之路中,迅速的脱颖而出,担当起一个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样本。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德阳经开区:一个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城市探索
来源:四川新闻网2018-01-23 10:59:41
有关一座城市的发展,过去我们往往只会关注于它的经济增速、它的产业规模、以及单纯的人口多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将“美丽中国”一词明确写入报告之中。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