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这一次,跟孩子一起成长”——恒大雏鹰特训团成长纪实
来源:中国网·地产中国 2017-08-08 11:50:00 作者:
我们每年要写上千句广告,能说服自己的不多,写着写着,就麻木了。
十天之前我们写了一句广告语,本来也是麻木的产物,没放在心里。十天之后忽然发现,这句广告语,真的,实现了。
#这一次,跟孩子一起成长#
1.家长
(刚入营的雏鹰)
8月2日的微信群,找照片成了主流。从一千个穿着统一制服的孩子里找到自己家的那一只,实在是幸运。不知是谁发起的,“找到自己家的孩子就发红包”,很是欢乐。
|
8月3日,思念与忐忑开始弥漫。吃得饱吗?睡得好吗?哭得多吗?长了痱子难受不?还有忽上忽下的积分与排名。爸爸妈妈们,开始了相互鼓励。
|
|
|
2.生活老师
33个人,照顾着990个孩子的饮食起居。
这是一群自己睡觉都还要踢被子的年轻人,每天夜里起来3次,一间寝室一间寝室地给孩子们盖被子。
他们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记录着自己连队里那些会过敏、容易感冒、肠胃柔弱的孩子的名字,以及他们每个人吃药的时间。
|
他们穿着蓝色的牛仔裤,白色的T恤,走起路来很快。
|
3.我们
1000个家庭,持续10个昼夜,管理230多个教官、生活老师、工作人员,协调40多辆大巴车……
我们习惯于用KPI指挥一切:宣传、到访、转化;我们习惯以商业为第一标准:费效比,费效比,费效比,我们习惯以甲方的姿态指挥很多人:广告,网推,活动,物料。
所以,几千人到访的开盘我们轻车熟路,但这样的活动,因为全都是孩子,因为衣食住行都在这里,因为完全没有商业动机,因为只有亲力亲为才敢放心——我们只能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摸着石头过河。
|
每一分钟都可能发生状况,有些我们有预案,有些没有预案,也许唯一的预案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好”。
这个预案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子里,也传染给身边的其他人。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是距离训练基地最近的医院,我们去得多了,挂号、拿药的医生都认
|
(爱康国宾的医务人员24小时坚守训练现场医疗岗位)
活动开始前一天,我们摩拳擦掌;
活动开始后一天,我们发誓再也不做这样累的活动;
现在,我们想:哪里还能做得更好?明年我们能做什么?
#这一次,跟孩子一起成长#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