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地产中国·原创报道】1月14日下午,一场小范围的聚会在北京高和蓝峰大厦举行,多位投资人以及空间家、嗨住、第六感、铺天地等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的创新企业创始人齐聚,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房地产投资机会。
聚会的组织者是高和翰同基金的合伙人苏鑫和王倩,两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团队深耕地产行业均超过15年,关注轻资产领域的时间已经超过8年。他们共同成立的这支基金,专门瞄准房地产轻资产运营的创新企业,诞生仅仅15个月的时间,已经迅速投资了涉及房地产存量市场运营、交易和服务端的7家公司,王倩把这称之为“抢占赛道”。
与很多业内人士一样,苏鑫和王倩已经觉察到了整个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制造业到服务业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同的是,凭借着投资人独有的敏锐嗅觉,他们已经迅速出击,提前介入到了这场变局之中。他们瞅准的,是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端的创新型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倩和她的合伙人接触过上百个相关领域的创业者。王倩称,这支基金未来的目标,就是到明年能把投资点布到整个房地产的服务产业链。
存量时代到来
“可以非常明确地说,当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的显著变化不是‘黄金时代’向‘白银时代’的转换,而是‘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的转换,这是主赛道的切换,是一种更根本、更深刻的改变。”聚会现场,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他对中国二手房市场的变化一直保持着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
据链家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存量房市场目前呈现出两大显著特征:一是存量房市场的流通能力也呈现趋势性上升。据统计,2016年中国二手房交易额超过6万亿,占住房交易总额的比例达到41%,从这个关键指标看,中国总体上正处于向存量市场转换的过渡期。2016年,北京、上海的二手房交易额占比已高达74%和72%,该比例已经达到成熟国家、成熟市场的水平。从流通率来看,2016年,全国总体水平为2%,总体流通率高于日本,低于美国,但是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存量房市场的机构渗透率全面上升,其中,一线城市经纪渗透率已经很高,2016年,北京、上海、深圳的经纪机构渗透率分别达到88%、86%和80%,广州也达到了75%。此外,物业管理的渗透率也相当高,2016年全国有73%的房屋引入物业管理服务,北京、上海的物管渗透率则分别高达81%和88%。
“存量市场的崛起,意味着大量的市场机会即将到来,这主要涉及经纪服务、租赁运营和房屋管理、物业管理以及城市更新四大领域。”杨现领说。
王倩的房地产存量市场全产业链图谱
而作为投资人的王倩,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调研,也有了自己的划分。她将房地产存量市场的产业链划分为运营、交易和服务三大门类,每一个门类往下延伸又涉及居住、办公、商业,停车、养老、仓储等领域,不同门类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随之会产生出无数个代表性的企业,“每一个企业的背后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细分市场”。(见上图)而这些细分市场,在互联网的改造和推升下,也早已成为创业者们的蓝海。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