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再提长效机制 五大因子挖掘最具价值城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12-16 08:13:00

原标题:楼市调控再提“长效机制” 五大因子挖掘最具价值城市

在经历了多轮调控政策,尤其是今年国庆期间多地调控后,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十字路口”。一些房企选择“东进”;另一些房企选择“西进”,欲在“白银时代”挖掘区域城市投资价值。

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抛出问题,中国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究竟有多大?在城市价值面临大洗牌的今天,哪些城市会成为热点并异军突起?哪些城市的风险开始积聚与显现?哪些城市的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房企应当怎样布局?这些问题是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焦点话题,也是急需回答的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对我国城市价值格局的深入研究与调查,采访业界对中国城市价值的研究机构,试图挖掘出新一线城市的投资、开发、运营价值,为房企与投资者提供一个战略性参考坐标。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在全国部分城市经历了楼市的一轮暴涨之后,2016年末再提“长效机制”,其背景已然发生变化。2016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城市热度”分化更加明显的一年。正因如此,9月30日以来的新一轮楼市调控,呈现出鲜明的“分城施策”倾向。

经历了密集的政策调控,中指院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12938元/平方米,环比涨幅较上月回落0.77个百分点。其中厦门价格涨幅环比回落2.66%,回落最大;济南、杭州、福州、广州、武汉回落幅度超过一个百分点;北京、上海、深圳的下降幅度则在0.4%左右。“需求端重点城市的住宅成交量继续下行,供应端房企推盘规模有所减少,政策取得了初步效果。”

从此轮调控的路径和效果反应来看,结合中央政治局对“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引导方向,2017年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显然离不开对城市具体考量,城市则需要深刻探究在房地产调控之下,如何激活更多产业的发展潜力,寻得城市的长效价值。

当前的中国城市该如何考量?中国不同城市的价值情况是怎样?城市的长效价值该如何寻找?

12月21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暨2016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发布会将在成都举行,届时将详细展现中国的城市图景。

●五大因子考量城市价值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疆域辽阔、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受地理位置差异、资源分布不均及国家发展战略倾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分化态势。

“综合判断具体城市整体价值,及不同城市之间的价值差异,有助于社会各发展主体全面了解城市,在产业规划、商业投资、置业布局等方面,为各参与主体进行城市选择时提供参考借鉴。”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如何考量中国城市的价值,该机构认为,基于经济产业、人口规模、城市配套、支付能力及城市土地资源等五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整体研究,在确定第二级指标因子时,兼顾总量与增速,同时考虑占比等结构因素,能够开展颇为可观准确的研究。

在据此研究得出的《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里,上海、北京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金融和政治、文化等中心,拥有全国最优质、庞大的社会资源,对人口具有超强吸附力,经济、人口规模大,需求旺盛。

深圳区位条件优越,财富人群数量增长迅速,居民购买力显著增强;广州在人口不断流入以及大规模在校生等因素支撑下,城市价值也较大。

整体而言,一线城市价值位居全国前四位,形成第一梯队。此外,位于长三角的南京、苏州、杭州经济规模表现也比较突出,且保持较高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高,购买力强,城镇化速度快,人口导入能力强,城市价值明显提升。

武汉、天津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人口净流入及市场规模较大且增长迅速。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调控再提长效机制 五大因子挖掘最具价值城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12-16 08:13:00
在经历了多轮调控政策,尤其是今年国庆期间多地调控后,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十字路口”。一些房企选择“东进”;另一些房企选择“西进”,欲在“白银时代”挖掘区域城市投资价值。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