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房贷再紧一步 银行对套数认定考核外地未结清贷款)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之手从限购到房贷持续加码升级,在抑制需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2月2日,就有国有大行下发了自12月5日起执行最新版房贷政策通知,套数认定考核外地未结清贷款,有2笔及以上在途未结清住房贷款含北京、外地,直接拒贷。”多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地产中介称,这是“9·30”政策没有提及的,但仍未有其他银行跟进。
从明确遏制首付贷、提高首付比例,到上海等地出台、北京部分银行自行执行“认房又认贷”政策,从限制房企发债到彻查开发商买地资本金来源。
“种种迹象显示,不论是针对买方还是卖方,监管部门此举是要求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融360分析师王梦升认为,这是从商业银行的层面控制房贷市场过热,给楼市降温。
但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防控楼市上涨的根本不在于房贷收紧,而是需要增加土地供给,北京等一线城市存在结构用地失调的局面。
某国有大行北京房贷新规
在买方市场,为了抑制需求,继北京出台“9·30”新政之后,杭州、武汉、深圳、成都、天津等部分热点城市进一步升级楼市调控政策。
11月10日杭州提高购房首付比例,15日武汉加强限购限贷,深圳提高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17日成都重启限购,28日天津发布房贷新规,对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在市内六区和武清区范围内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40%;户籍居民购房,则最低首付比例为30%。这是天津“史上最严”楼市政策。
号称全国调控最严的上海也在同一天出台了楼市新政,且“认房又认贷”。
在北京地区,本报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仍在执行“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的9·30新政的规定,但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某国有大行在房产套数认定上已考核外地未结清贷款情况。“通过央行征信系统,可以查看买家名下在途住房贷款情况。”据某地产公司中介人士介绍,如果在京无住房,但有2笔及以上在途未结清住房贷款含北京、外地,拒绝贷款。同理,在京拥有1套住房,且有2笔及以上在途未结清住房贷款含全国范围,也将被拒贷。
此外,已经结清的贷款记录也将影响到利率折扣的执行。以在京无住房人士为例,在外地也无在途住房贷款,且名下曾有3笔以下(不含)贷款记录,首套房贷款利率按不低于央行档次基准利率0.85倍执行,但如有1笔在途住房贷款,利率就上浮至0.95倍执行。
而针对反复利用按揭贷“加杠杆”的购房人群,则贷款执行更高的利率浮动。如在京无住房人群,但名下曾有3笔以上(不含)贷款记录,则首套房贷款利率按不低于央行档次基准利率0.95倍执行,但如有1笔在途住房贷款,利率就上浮至1.05倍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还将严格执行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月支出不高于其月收入50%规定,对购房人收入证明认真把关,把关的内容包括不再接受子女和父母共借,共同开具收入证明的贷款方式。”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地产人士表示,如果房价不能得到进一步控制,多家银行会继续跟进。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