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市公司“卖房潮”来袭 保壳扮靓财报各出奇招
年末临近,越来越多的主业并非地产的上市公司加入到卖房、卖地的大军中来。
而在日前发布变卖资产公告的 *ST恒立(000622.SZ)、惠泉啤酒(600573.SH)和东睦股份(600114.SH)则是最新一批卖房上市企业的代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在内,仅11月下旬以来已有包括不少于8家非地产上市公司公告出售名下房产。
对于出售房产的目的,多数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是为了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其中大部分上市公司或存在期望卖房来保壳或扮靓年终公司业绩的目的。
上市公司扎堆卖房
11月25日,惠泉啤酒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盘活公司现有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公司拟对于位于福州、厦门、泉州的6处闲置房产公开挂牌出售。
根据其同时披露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拟出售房产的评估价值总计1207.88万元。
与出售房产将获得的千万收益相比的,是惠泉啤酒尴尬的业绩。
据此前三季报显示,惠泉啤酒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下降20.58%;仅实现净利润65.6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8.26%
“这几套房产有的是放在那里空闲的,有的是现在出租出去的,不过租金也不贵,”惠泉啤酒董秘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11月28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为了盘活资产。”
与之类似,11月下旬,柳工(000528.SZ)发布公告称,为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出售两套上海市宝山路房产,预计净收益约为313.83万元。
事实上,这家拥有近万名员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在进入2014年以来公司净利润却出现连续大幅下滑。
据公开信息披露,柳工2013年、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和1.93亿元,2015年大幅下降至0.2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仅为628.92万元。
与惠泉啤酒、柳工略显不同的是,东睦股份等一些自身业绩尚可的企业也加入到了卖房大军。东睦股份2015年净利润1.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8亿元,净利润1.09亿元。
相对于前两家,业绩良好的东睦股份以“盘活资产”为由的卖房行为显然更让人信服。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