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大庆快递量预计将达165万件

来源:东北网 2016-11-07 09:59:00

今年的电商“双11”网购大战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对于广大“剁手族”来说,“双11”是一场网购盛宴,而对于整个快递行业来说,却是一场考验。近日,记者从大庆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双11”快递高峰期预计从11月11日持续至11月17日,全市品牌快递服务企业处理业务量预计达到165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全市快递企业已提前一周进入备战状态。
  “双11”期间大庆市快递量将比去年增六成
  “从10月底天猫推出预售活动开始,我的购物车里已经有不少商品了,就等着付款了。”热衷网购的张军告诉记者。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双11”网购盛宴的临近,不少网购族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剁手”了。而“双11”的到来,也意味着今年快递旺季的开始。
  近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2016年快递业务旺季主要集中在“双11”、“双12”电商促销期间和圣诞节,以及2017年元旦和春节(1月28日)前夕,共计88天。其中,“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7日)将出现旺季峰值。
  那么,今年大庆市“双11”又将迎来怎样的火爆场面?
  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综合我市全年的发展形势及重点品牌快递企业总量和快递企业服务能力,2016年“双11”期间,预计全市品牌快递服务企业处理业务量预计达到165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揽投量达到17万件,同比增长61%左右,揽收量达到149万件,同比增长65%左右。
  快递企业进入备战状态
  目前,大庆市快递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旺季来临,业务量都开始增多。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快递公司了解到,为了备战“双11”,大庆市各快递公司都在“招兵买马”,有的还购置了新车,以应对即将暴增的快递量。
  “去年的‘双11’,全市圆通快递的日到件量是6.5万件左右,今年这个数字将突破8万。”圆通快递大庆公司总经理张晓辉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快递的到件量高峰将在11月14日至16日三天,每天的到件量预计在8万件左右。
  张晓辉告诉记者,每年“双11”之后,都会有大量的包裹到达大庆市,而为了保证派件的效率,公司已经进行多项部署。“除了在人员上有所增加外,我们还增加了各分部的存货库房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了专门的分拣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我们通过建立仓储运转机制,通过错峰发件或者顺延发件等方式缓解投递压力。”张晓辉说。
  同样的,韵达、中通等快递公司也都进入了备战状态,提前招聘了多名快递员,一些快递公司还在分拨中心、货运司机、客服等岗位上招了不少新人。
  相关部门完善应急预案
  目前,大庆市邮政管理局已经成立了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市旺季服务保障工作。
  “为了保障‘双11’期间及整个快递业务旺季的有序、安全开展,我们已经召集我市快递企业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更新了应急预案,并和快递企业签署了承诺书,并切实开展旺季期间的督导检查工作,防止出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大庆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尤其是督促各快递企业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杜绝出现“暴力”分拣和“野蛮”装卸现象。同时,在快递业务旺季期间,也有不少市民需要寄件。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递实名制开始实施,快递人员的工作量肯定会增加。希望广大消费者能积极配合快递员的身份查证,以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各部门都在努力应对高峰期,但在“双11”期间,快递量暴增,要维持平时的快递服务水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多位业内人士提醒市民网购时尽量不要选择不易保存或易碎的物品,这类物品出现损坏变质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如果遇到诸如快件损坏、丢失等情况或发生快递服务纠纷,请保留相关证据,通过正常的申投诉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双11”期间,骗子们也会伺机而动,业内人士提醒,市民一旦接到不明短信或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为了安全起见,市民可以咨询电商网站和快递公司,必要时可直接报警。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双11”大庆快递量预计将达165万件
来源:东北网2016-11-07 09:59:00
今年的电商“双11”网购大战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对于广大“剁手族”来说,“双11”是一场网购盛宴,而对于整个快递行业来说,却是一场考验。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