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受楼市调控影响 恒盛地产或退不了市)
10月31日,恒盛地产发布公告称,由于控股股东美年国际(作为要约人)需要更多时间作最终筹备,以取得可能私有化所需资金,要约人于10月30日向执行人员提交申请,将最后期限延至今年11月30日,并于10月31日获批。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期限延展为最后一次。受此影响,该股近期大涨,至昨日(11月3日)已升至1.18港元/股,较10月31日0.93港元/股的收盘价,涨幅达26.88%。
但是,股价的快速上升,却为恒盛的私有化前景蒙上阴影。目前恒盛地产的每股净资产只有1.35港元/股,但股价却已经达到1.18港元/股,仅较净资产折让87折。
而销售业绩排名远远高于恒盛地产的宝龙地产,目前的股价较净资产折让45折。另一家内地房企——世茂房地产现时的股价,也要较净资产折让67折,仅就估值而言,目前恒盛地产对大股东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私有化有再度告吹的风险。
股价偏高或致私有化计划流产
2013年11月21日,恒盛地产首次提出私有化计划,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志熔拟以1.8港元/股购买流通在外的其他股份,以实现私有化退市,较公告前收盘价1.24港元高出近50%,但这一价格仍然较净资产折让61折。
而今,恒盛地产现时股价只有较净资产折让87折。如果恒盛地产要私有化,要约收购价格势必将超过目前每股净资产价格,这就失去了私有化的价值。
尽管港股市场的部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因为大股东的私有化计划,而看好恒盛短期的股价,但恒盛地产的大股东,却未必看好公司的短期业绩。
经历了10月份的密集调控之后,房地产市场成交正在逐步趋淡。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至少在明年的12个月里,楼市很难再有今年这样的火爆行情。
开发商需要为“过冬”囤积更多的“粮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难想象美年国际会持巨额资金完成公司的私有化。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