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昨发布白皮书,宣称已进入“高龄化社会”
本报讯(通讯员 朱莉莉 袁岭 记者 张璐) 昨天,《2015年鼓楼区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发布。该区常住人口2015年首次出现下降,户籍人口也在稳定下降中,但60周岁以上老人数量持续增多,65周岁人口比重超过14%,已全面进入高龄化社会。
鼓楼区于去年发布了全国首份区(县)老龄白皮书,今年的白皮书又透露出新的信息。作为我市中心老城区,鼓楼区发布的老龄白皮书在全市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该区户籍人口呈连年稳定下降趋势,2011年为95.66万人,2015年底已降为92.16万人。常住人口也在2015年首次出现下降,从上一年底的129.82万人降为127.56万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人人口的逐年增加。去年一年,鼓楼区60周岁以上老人由19.92万人增长到21.04万人,增加了11000多人。
截至去年底,鼓楼区60周岁以上老人已占户籍总人口的22.8%,65周岁以上老人14.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5%,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97%。其中,高龄老人主要集中在中央门、宁海路、湖南路、挹江门和华侨路5个街道。2015年鼓楼区的百岁老人比上年减少2个,现为67人,其中女性占80%以上,全区13个街道都有百岁老人,最多的宁海路和凤凰街道各有10人,中央门街道9人、湖南路街道8人。
联合国相关文件明确,65周岁人口比重超过7%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重超过14%进入人口高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高龄化社会。对照这一标准,2015年底鼓楼区已全面进入高龄化社会,部分地区已进入超高龄化社会。小市街道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20.1%,已进入人口超高龄化社会;阅江楼和建宁路街道也已接近20%。
鼓楼区民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将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现实压力转化为养老服务发展的契机,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路径,逐渐形成了“政府出政策、社区让空间、社会力量来运作”的工作合力,当前社会力量已成鼓楼养老服务的“主力军”,机构养老民营率达97.5%,社区养老社会化率达到100%。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