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金融董事长耿靖详解金控平台“野心”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10-19 09:38:00

原标题:绿地金融董事长耿靖详解金控平台“野心” 银证保、第三方支付、海外金融牌照一个都不能少

耿靖坦言,资质一般的商业银行不作为绿地金融的优先目标,尤其是区域性小银行,其业务发展、区域局限、资产质量等存在瓶颈。“在银行牌照方面,只能等待时机,要看合适标的和价格。”

近年来,房企纷纷布局金融版图,竞争格局初显,逐渐形成房企金融三巨头——绿地金融、恒大金融、万达金融。三大房企金融集团不同程度地布局“银证保”等核心金融牌照,打造金控平台。

绿地金融立足于“投资+投行”的大资管金融全产业链,目前已完成四大板块业务布局,即金融机构投资、基金投资和管理业务、类金融业务、资本运作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等。

近日,绿地集团副总裁、绿地金融董事长兼总裁耿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透露了金控平台的最新布局设想,即绿地金融虽然依托绿地集团的优势,但定位并非局限于公司金融,而是瞄准前景更为开阔的金融公司,现正为获取证券、寿险、第三方支付和海外金融机构牌照努力,但他强调不会涉足P2P网贷。

探索海外发行REITs

9月20日,绿地金融宣布成立绿地(亚洲)证券,打造绿地在境外的国际化资管平台,并拟发起设立境外房地产基金(境外REITs)。

去年6月,万科万达等房企试水REITs。万科联手鹏华基金发起国内首只公募REITs,以万科前海企业公馆租金收益权为标的,发行规模30亿元,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门槛1万元;万达金融联手快钱,发行众筹理财产品“稳赚1号”,这是一款类REITs产品,以万达广场作为基础资产,募集资金全部投资于只租不售的万达城市商业广场项目,门槛仅1000元。

不过,耿靖坦言,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REITs,都是类REITs产品,因为国内最大的法律障碍还未解决,主要体现在税收方面,还存在着双重征税障碍,而国外对REITs是单边收税。

除此之外,房企也在探索海外发行REITs。

今年3月,绿地与新加坡荣耀基金合作设立约210亿元人民币的REITs,该产品计划向绿地收购19家位于国内的酒店物业,并拟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上市,这是目前国内房企拟发行的最大规模REITs。

新成立的绿地(亚洲)证券已规划发起设立和管理境外REITs,基金规模初步设定为40亿-60亿美元,投资标的包括物流地产、商业酒店资产以及境外房地产项目。

“银证保”一个都不能少

着眼于“金融公司”目标建设,绿地金融还有着更大的金控平台野心。

耿靖表示,绿地金融将通过投资并购、发起设立等多种方式,获得包括保险、证券、银行等在内的核心金融牌照,成为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目前,绿地金融持有上海农商行4%股份、锦州银行3.84%股份,持有杭州工商信托19.9%股份,并全资拥有绿地(亚洲)证券。

据媒体报道,澳新银行计划年底前出售其持有的上海农商行20%股份。耿靖表示,绿地金融原拟受让上海农商行20%股份,但因银监会的相关规定限制,目前考虑仅作财务投资。去年6月,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修订)》规定,单个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10%。

耿靖坦言,资质一般的商业银行不作为绿地金融的优先目标,尤其是区域性小银行,其业务发展、区域局限、资产质量等存在瓶颈。“在银行牌照方面,只能等待时机,要看合适标的和价格。”

在国内证券牌照方面,耿靖表示,绿地金融目前两手准备,包括发起设立和并购证券公司,但发起设立的可能性较大。例如CEPA协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项下,政策已允许两地的金融机构可以合作发起设立证券公司,绿地金融考虑通过该方式设立合资券商,后续还可在尚无法人券商牌照的地区落地,作为全牌照经营。

随着保险业准入门槛的逐步放松,绿地金融除考虑收购保险牌照外,也准备发起设立寿险公司。“按照现有规定及自身实际状况,对绿地金融较为合适的设立方案是选择持股20%,但必须成为大股东。”耿靖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绿地金融董事长耿靖详解金控平台“野心”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10-19 09:38:00
耿靖坦言,资质一般的商业银行不作为绿地金融的优先目标,尤其是区域性小银行,其业务发展、区域局限、资产质量等存在瓶颈。“在银行牌照方面,只能等待时机,要看合适标的和价格。”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