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金的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引擎。栖霞区将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民间资本,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园区各个产业发展中,加速推进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记者近日从栖霞区深化改革推进会上获悉,栖霞区将建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以产业基金迅速拉动产业升级,打造产业高地。
未来栖霞区将形成100亿元产业基金集聚
据了解,栖霞区出台了加快产业基金发展的实施办法,在原有政府引导基金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基础上,加快引进产业基金落户栖霞的新举措。首先,以投资促招商,让资本成为企业与园区之间的桥梁,利用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和效率;其次,提升园区的软环境,在解决工商、税务等行政事务服务以外,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等问题,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最后,以股权方式留住优质企业,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实现园区的良性发展。
记者了解到,栖霞区将建产业发展基金,规模10亿元,资金由栖霞区科发公司提出方案。目前栖霞区创投已合作和投入基金支持了该区的优科生物、凯米膜科技、科盛环保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发展,未来3-5年时间,栖霞区计划形成100亿元以上的产业投资基金的集聚,集中支持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产业、资本、园区的良性互动。栖霞区科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产业发展基金、政府发展基金池,可以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来投资高科技产业的基金管理公司,与栖霞区产业发展的导向保持一致,对打造栖霞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有好处。
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
栖霞区在打造产业高地的战略上,坚定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层次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末,该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63.7:35.5,第三产业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15.9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龙潭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燕子矶滨江新城、栖霞商务区等服务业平台加快建设,华侨城欢乐谷、仙林万达茂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紫金(仙林、新港)科创特区为支撑,南大科学园、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组成的园区体系;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引进高世代液晶面板及配套、LG化学新能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2015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92亿元,其中,光电显示、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82%,年均增速15%以上。
此外,在栖霞区深化改革推进会上记者获悉,栖霞区将突出重点,通过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提到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推进金港科创中心、江苏生命科技园、紫东国际创意园等重点科技产业园区资源整合,对园区管理机制进行探索改革,加快构建“权责统一、高效担当”的运营机制。
培育先进制造业,提升区域经济运行质量
在“十三五”期间,栖霞区明确了五大发展任务。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效。栖霞区提出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五型经济”发展方向,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升级版,在高端增长中使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并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品牌,全面提升区域经济运行质量。
栖霞区将继续壮大“三大三新”产业,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和绿色方向发展,围绕光电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建成德科码传感器芯片产业园、中电高世代液晶面板扩产技改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到2020年末,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4200亿元。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围绕物联网、软件及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LG化学动力电池、中电28所仙林新所区等一批项目,推动游族网络等骨干企业健康成长,力争到2020年,将栖霞区打造成全市互联网跨界融合活跃、业态丰富的互联网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力争到2020年末,新增凯米膜科技等30家上市企业,打造区域性总部企业集聚区、上市公司集聚区。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化、大型化、组织化发展,重点打造兴智路片区、红枫科技园、仙林大道三个板块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地,实现科技服务机构从星状集合、中心辐射到产业平台集聚。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