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瞄准三区一平台 打造智慧新城

来源:南京日报 2016-08-02 07:56:00

“十三五”时期,国家级江北新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作为新区核心区所在地,浦口区如何融入国家战略,切实担当新区建设重任?7月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浦口区第四次代表大会给出了答案。

“十二五”期间,浦口区把建设宜居健康的自然生态、创业创新的人文生态、法治诚信的社会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落实“强富美高”和“五个迈上新台阶”的具体实践,作为打造“五型经济”的抓手,实现了区域实力的增强跃升。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7%、1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浦口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未来5年至关重要,全区上下要把借力借势服务服从新区建设,创业创新共享浦口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浦口区委书记瞿为民说,浦口要围绕“三区一平台”战略任务,突出“建设江北新区”这一中心任务,“双创高地、智慧新城”这一发展定位,重点把握生态是优势、创新是灵魂、环境是竞争力、效率是生命线“四个关键”,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和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提升浦口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全力开创江北新区发展新局面。

浦口将高起点构建创业创新生态,在打造自主创新先导区上体现国家影响力。为在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形成核心技术能力、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浦口按照省委“一中心、一基地”的战略部署,推动全域创新、全面创新、深度创新,加快构建完整的创业创新生态链。为此,浦口将加快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打造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并探索建立江北(浦口)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支持高新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高价值专利创新示范中心,推动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高质量提升功能品质,在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上体现中国特色的浦口实践。围绕 “绿色、智慧、人文、宜居” 的城镇化建设目标,浦口坚持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定位,做好“美丽乡村+”这篇文章,高标准建设珍珠村,创建示范村、特色村和宜居村。同时建设智慧新城,加快建设与新区未来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和国际健康服务社区,高标准展现中心城区品质形象。此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紧扣精准扶贫要求,谋划综合运用合作开发、产业培育、吸纳就业、政策兜底等方式,确保22个经济薄弱村、9000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高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在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上体现国家竞争力。今后五年,新区“4+2”主导产业,即智能制造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交通装备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科技服务业是浦口的主攻方向。浦口加快培育延伸产业链,集中力量抓好高科技、龙头型项目建设,积极抢占全球产业分工的制高点,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为此,需要促进新兴产业集聚,重点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机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互联网制造模式创新,加速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全力支持浦镇车辆厂等企业成为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国家级示范企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老山、温泉等旅游资源,加快推进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汤泉省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高水平推动协同发展,在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上实现与国际接轨。浦口将以国际的视野扩大开放领域,以合作的态度拓展开放深度,以完善的机制提升开放能级,以优质的政务营造开放环境,不断提高自身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水平,着力构建更高层次的区域开放发展格局。

“建设江北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是主体力量,领导干部更是主心骨。”瞿为民说,浦口将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从严治党,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切实凝聚起全区上下建设江北新区的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浦口瞄准三区一平台 打造智慧新城
来源:南京日报2016-08-02 07:56:00
“十三五”时期,国家级江北新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作为新区核心区所在地,浦口区如何融入国家战略,切实担当新区建设重任?7月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浦口区第四次代表大会给出了答案。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