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房地产、国有投资加杠杆 上半年经济增速企稳
7月15日,统计局公布上半年GDP增速,同比增长6.7%,与一季度增速持平。虽然衡量经济整体走势的GDP增速持平,仔细分析各项数据,上半年经济增长背后,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杠杆、房产投资阶段性放缓,以及去产能尚未完全到位,给下半年经济增长带来不少隐忧。
相较于一季度货币的巨量投放,二季度货币政策略有收敛,但整个上半年融资贷款规模仍超出市场预期。
新增贷款仍主要流向房地产和基建领域。不过,两者势力有所分化,房地产投资在今年4月份迎来拐点,后续恐将进一步走弱;而由国有部门主要担纲的基建投资,则仍在继续加码,信贷资金仍在稳步支撑杠杆。
居民个人房贷也在加杠杆助力房地产去库存,随着一二线城市房价的高企,加杠杆空间有限;国企上半年“地王潮”中表现突出,继续进军低收益的基建领域,进一步影响财务指标。
上半年经济增速企稳,在于去库存带动补库存,工业增速有所回升,以及基建投资突出的带动作用,但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仍不足,消费、投资仍有走弱的趋势,尤其民间投资增速还在加速下行,后续还需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
投资继续加杠杆
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放量达到4.67万亿元,同比多增9300亿元,巨量货币投放,抬高一季度投资增速,也迎来了今年经济的“开门红”。
5月初,权威人士点评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表示经济增速虽超预期增长,但仍走的是投资拉动的老路,经济运行固有矛盾并未缓解。权威人士同时为后续经济运行指明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适当扩大总需求。
4、5月份货币供应量有所下行,但6月份信贷数据又超预期。6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63万亿元,高出市场平均预期约5000亿元;6月份新增贷款规模为1.38万亿元,高出市场平均预期3000亿元;M1余额达到44.3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9个和20.3个百分点。
综合二季度数据来看,货币政策渐趋稳健,但上半年融资、贷款规模仍超出预期。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53万亿元,同比多增967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同比多增9618亿元,而一季度同比多增1.93万亿元。
贷款资金增长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上涨。
综合分析资金来源,国内预算资金支持最为给力,增速最快,其次就是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增长较慢,同比仅增长1.4%。
为何财政、银行资金如此积极呢?因为上半年基建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基建投资完成4.9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19%,同比增长20.9%;在投资增速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加快。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