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风险凸显 三四线城市冲击最大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7-08 08:22:00

原标题:商业地产风险凸显 三四线城市冲击最大

房地产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坐拥 资源优势 的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尽管目前看起来有弹性空间,但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其供需矛盾和去化周期远甚于住宅市场。

商业项目经营不善关门倒闭的案例日渐增多,监管部门针对商业地产的政策时有调整。日前, 工商银行 上调个人商业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也被解读为金融机构已经提前感知到商业地产泡沫的风险。

供应过剩

近几年来,百货商场关店倒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万达、百盛、天虹等国内主要的百货公司,都宣布了关闭旗下部分亏损门店。商业地产服务商睿意德在报告中列出了2015年商业地产行业最为突出的八大现象,其中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均是关于商场关店现象,分别是“主力店上演关店潮”和“奢侈品关店降价求生”。

这些现象不仅发生在三四线城市,在一线城市也很常见。上海一位商业地产项目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其日前调研的位于上海浦东的三林城市商业广场,2010年开始招租,到2015年业主就逐步停止续约物业租赁合同,清理所有租户,到今年4月就仅剩下沃尔玛一家租户。

该人士向记者解释,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周边人口环境和消费水平不能充足地支撑这个商场;第二,周边已经有几个发展较成熟的商场;第三,租金过高,运营管理可能有问题;第四,该项目对面就是一个档次低一点的大卖场,周边人群以拆迁居民、外来人口为主,消费更集中于此类商场。

这可能是大量倒闭商场的一个缩影。市场对于商场关店现象早已见怪不怪。大家多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疲弱”、“电商冲击”等。但事实上,这只是原因之一,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商业地产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其本身的供需矛盾突出。

相比于住宅,商业地产整体库存高企、去化周期长、泡沫更大是显而易见的。从统计数据看,2015年全国住宅、办公楼和商业用房这三类物业的待售面积(即库存)分别为45248万平方米、3276万平方米、14664万平方米,根据过去5年的销售测算,这三类物业的去化周期分别为21个月、46.5个月、54.3个月。也就是说,办公、商业用房去化周期分别是住宅的2.2倍和2.6倍,两者的去化压力远大于住宅。

中信证券 的一份研报指出,中国商办物业的总量明显过剩,在2010年和2013年,商办物业经历了两轮跃进,多数时候,商办物业的开发投资增速要远大于住宅物业的开发投资增速。过去十多年中,我国商服用地一直占据房地产出让的30%上下,这同社会的真实需求很不匹配,从销售上看,商业地产占比只有10%。

为何商业地产会出现如此极不匹配的情况呢?上述研报解释了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地方政府热衷于打造样板工程,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大规模打造城市新核心,乐于建设摩天大楼和商业中心以跻身“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之列;第二,住宅用地供给受政策限制,商业用地则不受限,地方政府倾向于增加非住宅用地的出让以避免“政府靠卖地推高房价”的舆论。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商业地产风险凸显 三四线城市冲击最大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7-08 08:22:00
房地产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坐拥 资源优势 的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尽管目前看起来有弹性空间,但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其供需矛盾和去化周期远甚于住宅市场。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