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全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掠影

来源:中国网 2016-06-07 09:50: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蓝、地绿、水清……这是贵阳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交出的答卷;在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贵阳先行先试,已成长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中国窗口”,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贵阳路径。

今天是第45个环境日,我国环境日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在建设环城林带、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等方面……贵阳始终秉持“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融入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如今的贵阳,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作为自己的核心奋斗目标,正以前所未有的干劲、激情和动力,去创新和创造着属于这座城市的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这里是爽爽的贵阳,这里是地处西南腹地的贵阳。近年来的贵阳,以踏实留印的扎实行动和领先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一次又一次地用独特的生态比较优势擦亮着这张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过去一年,是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取得突破的一年,也是为贵阳未来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

过去一年,贵阳森林覆盖率达到45.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2%;城市(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8.9分贝和69.5分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过去一年,贵阳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积极探寻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贵阳大胆实践,勇往直前,在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文明机制等方面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奋力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年来,运用大数据推进和强化贵阳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全力以赴打造生态贵阳升级版。以“公园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实现大数据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六大生态文明机制体制改革为攻坚任务,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示范,坚持标本兼治,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心呵护生态品牌。

在守护生态环境方面,贵阳继续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保护行动计划,全力推进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大气环境综合治理、节能减排、林业建设、环城绿化等重点工程。

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贵阳积极推进“千园之城”建设,构建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为主体,大、中、小、微公园相结合的立体化、多类型、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公园城市体系,结合新老城区实际,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专项规划为配套、技术规范为支撑,完善区域“五位一体”公园布局。

在大数据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贵阳强力推进大数据应用落地,逐步完善和建设一系列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和数据管理信息化平台,初步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机动车尾气检测、辐射源监督管理和森林资源管理等生态环境管理重要数据的传输、管理和分析。

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贵阳着力生态机制、生态制度、生态治理、生态文化四大领域创新,为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在生态机制上,建立行政与司法联动机制,建立从市到乡(镇)的联动机制,建立部门管理与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在生态制度上,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建立林业生态红线制度,建立环境准入把关政策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执法监管制度;在生态治理上,实施黄标车区域限行、燃煤锅炉刚性淘汰、餐饮油烟规范管理、工地扬尘视频监管、焚烧秸秆严厉处罚、河流治理“河长”责任、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营造林高标管理;在生态文化上,打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参观示范点、建设市级示范公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系列创建、抓好生态环境管理的大数据运用。

在城市规划方面,贵阳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各方面,修订编制了《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与《贵阳市环境总体规划》等,形成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专项规划为配套、技术规范为支撑的规划设计体系。

在绿色产业方面,贵阳大数据从无到有、精彩亮相,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发展速度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在开放合作方面,贵阳积极打造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绿博会、兰博会等国际、国家和地区的展会先后亮相贵阳,推介贵阳生态文明。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中国窗口”;数博会与生态国际论坛,这两大盛事,是前进中的贵阳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一命题的最好诠释。

在社会参与方面,贵阳市组建了一支近50万人的“绿丝带”志愿者队伍,建立广大市民定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制,在大气治理、水源保护、义务植树、科技下乡、文化服务、政策宣讲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一张张笑脸、一滴滴汗水,凝聚成贵阳精神最美的写照。

……

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站在新的起点,贵阳志存高远,以“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方向,不懈怠、不满足,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探寻生态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

未来,值得憧憬。贵阳将通过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的融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力以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千园之城”建设稳步推进

示范性公园开工率已达到70%

今年是我市公园重点建设期,我市将完成249个公园建设,并全面开工建设28个示范性公园。截至目前,28个示范性公园规划文本已完成19个,通过专家评审有9个,实质性开工19个,开工率为70%,今年年底将完成5个示范性公园建设。249个新建任务数落点落图工作已全部完成,实质性开工132个,开工率53%,总体推进情况较好。

按照高标准规划要求,我市编制完成《贵阳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20年)》、《贵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五个专项规划,并完善《贵阳市城市公园专题研究》等3个技术规程。各区(市、县)负责制定市级示范性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此外,按照项目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的理念,我市针对每个公园都编制了单体规划设计方案,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实现“一园一特”、“多园多彩”。

我市推进建设“千园之城”,是在2014年全市365个公园存量基础上,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660个,到2018年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000个以上;到2020年,全市新增公园面积1.7万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4年的10.95平方米提升到17平方米,实现中心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

林业信息化升级为“生态云计算平台”

我市将以22个业务子系统服务生态建设

2015年1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贵阳为全国第二批林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市建设单位,主题为“生态云计算平台”。贵阳也成为我省唯一获批的示范市。

我市将以22个业务子系统为平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的大数据信息化服务。这22个业务子系统分别是:2009年贵阳市林业信息化一期建成的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综合管理平台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以及在一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8月份启动的林业信息化项目(二期)建设,重点建立的森林生态监测管理系统、林业产业服务管理系统等10个系统。

这22个业务系统将使我市林业主要业务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林业资源监管、造林绿化工程、灾害应急管理、林业产业提升、林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根据安排,2015年4月,林业信息化项目(二期)进入实施阶段,2015年底全面进入业务软件系统开发阶段,预计2016年底前完成数据中心机房升级改造、业务数据矢量化和建库、业务软件系统开发、试点运行等工作,2017年底将完成业务系统的上线运行和项目验收。由于之前的积淀,贵阳被列入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标志着贵阳林业信息化迈上新台阶,进入“生态云”建设发展阶段。

我市拟花三到五年的时间,整合已建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布平台、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在线监控平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和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空气环境、污染源、林业资源、湿地等数据库、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数据的应用和交换,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公众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

贵阳市现有“生态云”平台(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平台、一张图、三个应用系统”及贵阳市生态文明委现有子系统完善、移植和配套设施建设,“一个平台”即贵阳市生态文明委数据融合平台,“一张图”即贵阳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应用系统”即贵阳市生态文明委综合移动办公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环境应急信息管理系统。

我市在水环境保护领域实现六个率先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贵阳市碧水保护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和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6个率先。

这6个率先分别是率先开展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率先获得了国家湖库专项资金支持;率先完成了一级保护区生态搬迁;率先启动市域河流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率先完成建制乡镇水源保护区划分;率先开展乌江流域水污染治理。

在系列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当中,2015年,全市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达88.6%;全市1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39个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100%稳定达标,特别是红枫湖、百花湖水质由2007年的V类、劣V类为主提升为现在的III类,局部达到II类。

环城林带作为贵阳市森林资源主要板块,截至目前,占全市林地面积43.37%、森林面积42.35%、森林蓄积量39.34%,是贵阳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重要支撑。

环城林带的建设和保护,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重视,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全市环城林带范围内累计实施营造林工程127.87万亩;已累计投入各级资金11.72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工程。

当前,我市的第一环城林带长70公里,宽1-7公里;第二环城林带长304公里、宽5-13公里。环城林带先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面积239.05万亩,培育非林地上森林资源25.04万亩,实施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针阔混交造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9.8%提高到42.54%,贵阳市环城林带已成为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在以环城林带为基础的森林建设与保护上,至2015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5%,森林蓄积量达到2108.4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达到24万亩,森林覆盖率近三年增速达到年均1个百分点,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植被规模最大、质量最好中心城市。

贵阳市环城林带建设保护工作不仅注重提高环城林带森林总量和质量,而且着力守住环城林带森林资源存量。通过建立制度、严格审批、强化执法、防控灾害等措施,加强高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成果应用,创新管理方式,全力推进林地使用占补平衡、林地耕地同价征收,畅通监督渠道,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城林带保护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贵阳市全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掠影
来源:中国网2016-06-07 09:50:00
天蓝、地绿、水清……这是贵阳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交出的答卷;在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贵阳先行先试,已成长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中国窗口”,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贵阳路径。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