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房企并购暗藏寡头竞争隐忧 走在吃与被吃的路上)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如今中国房企就走在“吃”与“被吃”的路上。
5月19日晚,融创中国和莱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蒙国际”)联合发布公告,双方于当日签订框架协议。融创中国将以43.94亿元收购莱蒙国际位于三河、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及惠州的7个项目公司的所有股权。
今年以来,万科、中海、恒大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踏入“并购”大潮,加大“跑马圈地”的步伐,开启了楼市新一轮“并购时代”。
5月25日,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并购已经成为房企保持业绩增长、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体现出房企对业绩增长需求的急迫性;就大趋势而言,接下来房企的并购潮不仅会继续,还可能呈现加剧之势。”他同时表示,另一方面来看,楼市并购或催生出寡头隐患,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龙头企业上演“并购大戏”
融创中国和莱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也成为融创中国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实现了其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排兵布阵。
早在今年初,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就曾公开表示,将加大广深布局;另一方面,收购莱蒙国际似乎弥补了融创多次交涉绿城、佳兆业、雨润未果的创痛和遗憾;百般周折,孙宏斌此次终于在深圳顺利“突围”。
值得注意的是,不光是融创中国,众多房企似乎早就嗅到了一致的商业信号,在2016年纷纷不约而同踏入了“并购”大潮。
1月17日,万达集团公布了董事长王健林的年度报告,其表示今年要完成3宗较大规模的国际并购和5宗国内并购;而一向出手大方的恒大也向新世界、华人置业、信和置地等港资巨头收购15个大型项目,在2015年创下602亿的斥资纪录。
3月14日,中海和中信上演了一场“央企并购大戏”,中信股份以人民币310亿元作价中海。双方宣布,中信股份将若干在中国住宅地产项目中的权益售予中海,而中海将向中信买方增发股份,并以转让公司旗下资产作为对价。中海地产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中海地产未来仍将加速兼并重组步伐,重点是收购央企资产。
至于万科、宝能、安邦三者的并购案也从去年岁末就拉开序幕,截至2015年12月24日,万科和安邦已发出“在一起”的声明。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今年以来,包括万科、万达、恒大、碧桂园、九龙仓、融创中国、金科等20多家房企在内,通过各种形式的并购、合作达成包括土地、项目、公司等近百宗交易。
“万科注资深圳地铁600亿元,一方面是看好地铁业务,希望与其地产业务发挥协同效应,另一方面是有助于增强万科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中海先与中建重组,后整合中信,企图夺回市场老大;恒大近两年动作不断,仅去年上半年就斥资超过400亿向港资收购了十来个项目;融创号称并购王,并购足迹遍布上海、广州、杭州、苏州、成都、武汉、东莞等地区。”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向长江商报记者解释。
“并购特点最为突出的可能非中海莫属。2010年至2016年,中海地产三次并购整合的总资产价值超过2000亿元,低调的中海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当之无愧的并购王,为规模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宋清辉表示,“恒大和融创作为房地产并购领域的标志性企业,最近的并购行为几乎都登上了行业新闻的头条;融创以收购方式扩大公司版图的战略意图明显,而恒大最新的大手笔并购或是为了回归A股上市。”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