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5-26 14:33:00

(原标题:交通部: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一带一路”,道路先行。其实,走在道路前面的,还有“标准”。26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

26日上午,在交通运输部2016年度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洪晓枫介绍,标准“走出去”是交通运输部门今后一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由我国提出并承担的第一个智能交通运输国际标准《智能运输系统(ITS)支持ITS服务的便携终端应用第一部分:通用信息和用例》已完成标准草案编制,5月3日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力争今年颁布。

“这一标准是在智能交通领域,由我国主编的一项重要标准。”洪晓枫说,伴随着我国交通工程的“走出去”,在工程建设领域,已完成43本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的英文版、法文版出版,14本水运工程行业标准英文版和法文版将于近期出版。目前仍有11本公路工程、18本水运工程标准英文版、法文版编译正在进行,公路工程标准化俄文版翻译也在进行中。

洪晓枫介绍,人民交通出版社启动了“中国交通运输标准规范走出去”项目,将建设基于“内容+平台+终端”的交通运输标准规范推广服务平台,实现交通运输标准规范文本、多媒体等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和广泛传播,拓展行业标准规范走出去的形式和渠道。该项目已经纳入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将于2018年全部建成上线运营。

洪晓枫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加强国外标准化战略、法规和政策研究,加强国际先进标准跟踪、评估和中外标准差异性和等效性研究,为交通运输标准规范走出去做好政策储备和行业指导。

同时,推进自主研发标准走出去,加大对优势特色领域标准翻译出版支持力度,继续推动疏浚装备、智能运输等领域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推动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设备出口和对外援建中推广使用中国标准。加强人才培养,支持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利用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在我国召开等有利契机,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推广。

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介绍,近期,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是交通运输部编制的首部标准化专项规划,也是“大交通”视角编制的综合性规划,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各种运输方式。

《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体系。总体框架概括为:突出一条主线、坚持四项原则、聚焦六大领域、部署八大任务。其中,“一条主线”,即以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主线,统筹推进标准、计量、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四项原则”,即改革引领、突出重点、系统推进、开放融合;“六大领域”,是指标准制修订的重点领域,包括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节能环保和信息化;“八大任务”,是指“十三五”期标准化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包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计量体系建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等。

刘鹏飞表示,《规划》的编制发布,对于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统筹协调,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加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加快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统筹布局标准化工作,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提升标准化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十二五”以来,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技术体系逐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显著加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交通部: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5-26 14:33:00
26日上午,在交通运输部2016年度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洪晓枫介绍,标准“走出去”是交通运输部门今后一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由我国提出并承担的第一个智能交通运输国际标准《智能运输系统(ITS)支持ITS服务的便携终端应用第一部分:通用信息和用例》已完成标准草案编制,5月3日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投票,力争今年颁布。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