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管理集团总经理李军:代建4.0打造三套体系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4-25 08:15:00

(原标题:绿城管理集团总经理李军:代建4.0打造三套体系)

绿城管理提出的代建4.0,有两个核心逻辑保驾护航,就是TO B(企业)与TO C(业主)同时打造,背后有基金体系、供应商体系、委托保养责任三套体系。李军还指出,委托保养将会是行业未来赚钱的一个方向。

一入江湖岁月催。如果时间倒退回15年前,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管理集团”或“绿城管理”)总经理李军说他仍然会选择绿城、选择追随宋卫平、选择代建业务。

李军是绿城集团最早一批做代建的员工之一。而经过六七年的打拼,绿城代建业务已远超同行。随着内部业务整合与房地产利润之外的新增长需求,绿城代建业务正为集团打开另一扇门。目前正在筹备上市的绿城管理集团,按市盈率估值法计算,估值已达60亿-80亿元。

就在4月一个春雨淅沥的下午,李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首度披露了蛰伏半年之久的绿城代建业务整合进程,预计在未来3-4个月内将会呈现一幅崭新图谱。

据李军透露,目前绿城体系中的代建项目超过200个,这与行业内第二名已经拉开很大差距,据悉行业第二位公司旗下仅20多个委托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代建此前是蓝城集团的核心业务,更多由宋卫平带领,现在完全交由绿城管理接手。绿城代建毛利率超过60%,净利率超30%,随着规模增长,净利润率还在不断提升。因此,李军将绿城管理集团定位于现代服务类企业,而非传统房地产业。

代建4.0核心逻辑

综合部分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绿城集团对代建业务寄予厚望,可以说是其走出原先困境的一个选择。

一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2009年进入杭州的龙湖,一度把绿城作为对标企业。时移世易,2015年龙湖完成600多亿元年销售额、实现60多亿利润;而去年整个绿城集团利润呈下滑态势,所以绿城集团,抑或说宋卫平启动对代建业务的整合也是顺势而为。

李军解释道,代建项目的管控恰恰有别于自投项目。代建要面对委托方的不同需求,比如有的委托方追求现金利润,有的不追求,有的委托方已经把项目进行了抵押等资本化运作,这些不同的情况与需求对于项目定价都有一定影响。

一个比较形象的描述是,整合后的绿城代建4.0有一对翅膀:右边翅膀是保证委托方利润的多个元素组合,例如通过价格、投诉等对赌约定、合同承诺,保证规模效益,提前锁定风险投资,并倒推公司管控;左边翅膀则是技术模块组合,比如把包括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合作方整合进来,绿城管理集团可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业务量,以保证价格优势换取更多主动权。相比万科恒大等采取团购的方式,绿城要做的,甚至可以利用基金在项目发现困难时介入,从而换取更多项目自主权,以保证项目品质。

在李军看来,代建公司在扩充项目规模之外,必须启动对赌,且是并非适用于每个项目的简单对赌。

李军坦承,不是所有企业都愿意跟绿城对赌,绿城的目标是,比原先的绿城创新模块更加高效才能赚钱,例如售价6000元以下的项目,则不能作为承接对象。

绿城老员工透露,做代建首先要解决委托方信任度问题,委托方对团队不信任,则不可能形成此后的系统性工作。

为了做对赌,绿城将打造地产基金,初期规模逾10亿。据透露,该基金有很多投资模式,比如借贷型基金,再比如委托方做贷款展期,有一些委托方在项目启动的时候拿地,前期就要做股份融资。因此绿城管理集团倾向于采取股权投资方式,以降低风险。

新的代建模式包括从房屋建造到后期保管一整条产业链,李军笑言“玩得有点过火”。

绿城管理提出的代建4.0,有两个核心逻辑保驾护航,就是TO B(企业)与TO C(业主)同时打造,背后有基金体系、供应商体系、委托保养责任三套体系。

李军还指出,委托保养将会是行业未来赚钱的一个方向。

为此,绿城已经战略性投资控股某些区域内高质量的防污设施工程公司,甚至直接控制区域性施工单位。“将来房子需要维保。物业管理公司更多服务于个人,我们因此可以做得更到位”。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绿城管理集团总经理李军:代建4.0打造三套体系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4-25 08:15:00
绿城管理提出的代建4.0,有两个核心逻辑保驾护航,就是TO B(企业)与TO C(业主)同时打造,背后有基金体系、供应商体系、委托保养责任三套体系。李军还指出,委托保养将会是行业未来赚钱的一个方向。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