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涨幅不突出 预计无新政策出台

来源:京华时报 2016-04-11 10:50:00

(原标题:专家:北京房价涨幅并不突出 预计不会出台新政策)

房价不断攀升,一线城市新一轮调控政策应声出台。一线楼市房价上涨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本轮收紧政策是否对症?未来市场走势如何?刚需、改善、投资等不同需求的买房人眼下该如何出手?

新闻背景

一线楼市调控靴子落地

今年春节之后,伴随系列宽松政策刺激,一线城市楼市率先反弹。到3月底,已呈现全面爆发的局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房价同比上涨城市数量增至25个,占比超30%,涨幅最高的仍是领涨全国房价14个月的深圳,同比上涨52.7%,上海和北京分别以21.4%和11.3%的涨幅紧随其后。到了2月,暴涨的态势更加明显。进入3月,楼市则全面井喷。

二手房市场表现与新房市场类似。中原监测的21个城市数据显示,3月的周均成交水平较去年“3·30新政”后的周均值上升62%。

3月底,上海、深圳等热点城市出台收缩性楼市政策,上周末,一线城市市场的先导指标集体下滑。尽管个别城市由于政策从紧出现成交量下滑,但是上周的各地新房市场整体依然表现较好。中原监测的40个城市数据显示,上周(剔除清明影响)新建住宅成交面积较3月的周均值上升10%,较去年的周均值(剔除春节影响)上升55%。

最受市场关注的沪深两地,在新政出台后,上周市场均出现显著回落(均较3月周均值下降28%),然而与历年的周均水平相比,上海上周的成交水平仍属平稳,深圳相对而言则成交下滑明显。其他一些政策收紧的城市,如苏州、南京、武汉等地,其成交水平均未受影响,依然处于市场高位。

热点问答

多因素促使一线城市房价上涨

京华时报:一线楼市房价上涨的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

沈力男:中国楼市的政策市特征非常明显。从去年初开始,持续的货币政策放松及房地产去库存,让全国楼市“阳光普照”,而一线城市的反弹和升温往往要比其他城市更快。就像水和油的沸点不同一样,在遇热之后,不同城市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基于货币和人口因素,再加上城市资源、产业等助推,一线城市在持续政策刺激效应之下,很快便达到了“沸点”。

杨现领:高房价可以用经济学中的供需矛盾来解释。需求部分:一线城市人口基数大,对商品房需求量十分巨大远远超过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房子成为了高价奢侈品。供给部分:首先是新房方面,一线城市可供应土地日益减少,拿地成本的持续走高推高了新房房价;其次是二手房方面,存量房流通不充分,市场上行期供需矛盾更为加深。在这种供需长期失衡的状态下遇上宽松货币政策,价格上涨成为了必然。

严跃进: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恰是遇到了六个周期交汇的时期。第一个是信贷周期,信贷从2015年开始持续宽松,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各类宽松效应叠加,释放大规模的流动性。第二是投资周期,现在基本处于投资节奏持续放缓的底部,进而使得潜在的供应量显得不足。第三个是去库存周期,到2016年第一季度,去库存周期远远低于12个月的水平。第四个是金融创新周期,2013年开始的各类金融创新在2016年第一季度出现了一个高潮,各类金融创新工具非常多。第五个是财政政策的宽松期,通过各类财税手段的持续宽松化,使得购房市场的税费成本非常低,改善型购房需求积极释放。第六个是房价上涨的成熟期,2015年一线城市房价开始上涨,到了2016年初,房价上涨的趋势非常明确,进而促使看涨预期持续增加。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北京房价涨幅不突出 预计无新政策出台
来源:京华时报2016-04-11 10:50:00
预计这轮收紧政策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对过热的市场形成打压。由于全国各地的市场表现不同,因此未来政策也会呈现明显的分化,过热时进行适度收紧,过冷时继续注资去库存,因城施策、稳健发展,是政策的初衷和目标。由于北京的房价涨幅在过去一段时间之内并不十分突出,而且已经在执行最严格的限购,因此预计未来不会再有特别的新政策出台。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