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配资玩法生变 银行摸底“绕道”炒楼资金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3-25 08:18:00

(原标题:楼市配资玩法生变 银行摸底“绕道”炒楼资金)

在监管加码的情况下,“首付贷”产品虽然普遍下架,但围绕楼市配资的隐形杠杆产品并未终止。日前,一份来自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业务排查通知,令各方开始注意到楼市“众筹配资”这类炒房模式。上述通知显示,网络众筹购房涉嫌“非法集资”,其后续引发的金融风险极高。

银行人士透露,目前除了首付贷、众筹等方式之外,购房需求者仍可以通过消费贷、过桥贷、赎楼贷、装修贷等其他楼市融资的方式曲线进场,从而加大楼市的虚火。由于近年来,中介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对金融业务的渗透以及地产商自身的去库存压力,银行对上述几类资金的把控难度加大。

不过,由于监管部门对楼市加杠杆产品风险的日渐重视,银行方面开始收紧对涉及房地产交易方面的贷款业务。据悉,目前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银行及支行网点开始紧急排查其贷款资金去向,并对企业经营贷款或过桥贷款等项目进行谨慎排查,以防止大量资金绕道进入楼市。

“众筹炒楼”遭叫停

自从全面清查“首付贷”产品之后,深圳又开始对“众筹”炒楼业务进行严格排查和清理。日前,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关于严禁开展“众筹炒楼”房地产金融业务,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的通知》,要求全市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停止开展“众筹炒楼”房地产金融业务,并进行自查自纠和行业清理。

上述《通知》指出,近期深圳部分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众筹、P2P等机构平台推出“众筹炒楼”房地产金融业务,即通过微信、互联网等平台筹集投资人资金、合伙购买房产。此类行为不仅涉嫌非法集资,存在投资人资金被非法利用风险,易引发维权事件,也涉嫌规避国家有关监管政策,让购买力不足或由于限购无法购房的人违规购买房产,增加房价波动情况下违约概率、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深证市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

按照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要求,各企业自即日起,严禁新开展“众筹炒楼”业务。对于存量业务,立即停止募集并清理。任何企业不得通过更改“名称”、转为线下筹集等方式继续开展业务;并且表示协会自即日起至5月1日前,全面开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摸底排查、自查自纠和清理工作。同时,各企业要在清理过程中,妥善处理相关风险。

据了解,早在“首付贷”产品之前,“众筹炒楼”这类配资模式已经悄然成为楼市变相加杠杆融资的方式之一。提供众筹购房项目的互金平台相关人士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深圳楼市火爆,房地产众筹项目的收益率非常诱人,也受到很多投资者欢迎,很多众筹项目都是从千元起筹,一天之内就会认筹完毕。“对于投资人而言,可以通过众筹方式,低成本参与炒房获利,对于资金不足的购房者而言,众筹购房是一个不错的融资方式。”不过,上述人士称,在监管发出警示信号之后,这类业务基本就被暂停。

值得注意的是,“众筹炒楼”的配资方式虽然新颖,但其规模量并不大,现在不少众筹项目的实际融资的金额开始降低,失败项目较多。第三方机构众筹家数据研究院201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30个房产众筹项目分布在34家房产众筹平台上。其中众筹成功的项目数量达265个,占据总项目数的80.3%,实际融资金额达65166.53万元;正在众筹中的项目为37个,占据总项目数的11.21%,实际融资金额为306.79万元;宣告失败的众筹项目数为28个,占总项目数的8.48%,融资额仅为552.1万元。

“一方面楼市配资的产品已经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很多平台如果风控不过关,会令投资人遭受到大面积损失,这是暂停众筹买房业务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楼市降温的信号开始出现,很多炒房客已经提前退出,炒房收益空间不大,造成这种项目的吸引力也在减弱。”上述平台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真正的房地产众筹业务和众筹炒房的概念有本质上的差异,前者是以物业产权作为投资标的,让投资人分享房地产领域高额投资回报,其资产本身产权清晰,退出方式明确,且投资周期也相对较长;后者以高收益作为手段,通过“短买短卖”方式进行楼市投机,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伪众筹”概念。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楼市配资玩法生变 银行摸底“绕道”炒楼资金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3-25 08:18:00
在监管加码的情况下,“首付贷”产品虽然普遍下架,但围绕楼市配资的隐形杠杆产品并未终止。日前,一份来自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业务排查通知,令各方开始注意到楼市“众筹配资”这类炒房模式。上述通知显示,网络众筹购房涉嫌“非法集资”,其后续引发的金融风险极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