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贷购房易陷入“狗追尾”窘境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3-15 09:49:00

 房价正在成为这个春天最热的话题之一。诸如“深圳市今年一个月房价上涨75%”,“上海房主买一套房,一年涨500万元,等于一辈子的工资收入”,“杭州一楼盘引来千人抢购”,“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房地产总值等于半个美国,远超整个日本”等等,一个个话题热度与房价一齐飙升。

  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推出“首付贷”金融产品更是成为助推剂之一,此类产品可为购房者提供数十万元、无抵押、资金自由支配的信用贷款。显然,这类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加杠杆”进行购房的方式,和当年美国的“次级贷款”真是如出一辙,极大加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比如,深圳一栋一千万的房子,首付20%就是5倍的杠杆,而20%的200万,场外配资可以达到180万,也就是说,用20万翘动了一千万,等于运用了50倍的杠杆率,远远超过了美国次贷之前的杠杆率。

  这一信贷消费模式的特点,严重扭曲了楼市的供求关系。如果说中国前几年的房市热,是由供求关系生成的,诸如稳定的家庭收入(良好的就业前景)、丰厚的储蓄和购买能力,那么这一轮更多是类似股市场外配资作用的后果。

  这些年来,中国房价一直在上涨,使得大家产生了还会不断上涨的心理预期,形成了强烈的投机心态。就在全球央行不断降低利率、房价日日上涨、买卖房屋盈利巨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机客进场,金融里的“狗追尾”现象也就出现了:房价上涨时,推动土地价格上涨,而土地价格上涨再倒过来推动房价上涨,狗越转越快——房价越炒越高,购房者需要拿出的资金越来越多,贷款额度也越来越高,而当大多数人连首付都用贷款买房的话,货币超发就不可避免,最后受损失的,还是经济本身。

  当支出模式和收入分配使经济活动的成果能被吸收,而不引起金融系统的危险失衡,产出在金融方面就是可持续的。但是,如果产生足够需求来吸收经济中的产出需要过多借贷,或远低于零的实际利率,或者二者兼有,产出就是不可持续的。当产出不会产生通胀或者通缩的压力,它就是“潜在的”压力。

  以非理性的方法进入楼市,很有可能是炒房者的最后疯狂。因为从金融角度的三点:即信用、杠杆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已经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持续高房价不仅将导致金融系统风险。根据现代经济学费舍尔的理论,通缩的风险来源于债务,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面对持续攀升的债务之际,便不得不紧缩消费开支,消费能力之所以下降,就是债务水平提高的后果,而这实际上是对消费和实体经济进行抽血。

  目前,中国的高房价显然已经出现了绑架实体经济迹象,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怎么办呢?一句话,想要摆脱“狗追尾”的窘境,实现房价理性回归,首先就要从去杠杆开始。(新京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首付贷购房易陷入“狗追尾”窘境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3-15 09:49: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