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提高存款收益能否让公积金池子水位上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2-19 07:46:00

(原标题:李宇嘉:提高存款收益能否让公积金池子水位上涨)

李宇嘉

近日,央行等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决定自2月21日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0.35%、1.1%),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5%)执行。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缴存收益,减少提取、鼓励缴纳,配合楼市去库存战略;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公积金“池子”的水位,还原公积金互助合作原则,壮大普惠性金融。

事实上,由于跑不赢CPI,更跑不赢大众理财收益,1万元公积金一年的利息仅相当于“1斤瘦肉的钱”。这导致公积金广为诟病,也造成了地下非法套现的猖獗。

除了非法套现外,即便不用于支付房款或月供,职工购房后往往选择一次性将公积金全部提取完。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4年度报告》,到2014年,全国公积金缴存总额74852亿元,提取额37806亿元,占比50.5%,超过一半的公积金被提取。2014年,公积金提取额7582亿元,占全年缴存额的58.5%,比上年增长14%,其中住房消费提取5714.5亿元,非住房消费提取1867亿元,分别占75.4%、24.6%。注意的是,这75.4%的住房消费提取中,应该有相当比例的非法套现和非住房消费。

近年来,尽管公积金余额在增长,但主要是国家要求“五险一金”扩大覆盖范围,公积金缴存群体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扩展至民营、私营企业,新增缴存户占比快速上升的结果。

民营、私营企业等新增缴存户基本按照较低的比例,甚至最低比例来缴纳。但是,由于这部分群体无法借助公积金贷款买房,也无法提取,导致缴存余额上升,也出现了30%的富人用70%的穷人的钱贷款买房的“穷帮富”现象。

但即便如此,大城市也常出现“无钱可贷”的局面。广州、北京、上海、杭州、济南、厦门、青岛等地都曾出现“额度荒”问题。事实上,主要城市都在控制贷款额度,但该做法导致公积金支持购房打了折扣。一般来讲,夫妻两人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也就50万~90万元。按首付二成算,仅能买价值63万~113万元的房子,无法足额支持住房贷款需求。更何况,能申请到如此高额度的人并不多。因此,老百姓(603883,股吧)不得不选择程序冗长的“公积金+商贷”的组合贷模式,或转向商业贷款,贷款成本并没有降下来多少。此外,银行不太愿意做公积金贷款业务,一来收益低,二来公积金贷款发放多了,低成本对公存款就少了,也挤占了商业贷款规模。

大城市公积金额度荒、公积金池子“水位”下降,以及公积金支持力度不足的原因,就在于公积金提取和套现激励大、缴存激励小。目前,住房需求的主力已经转到了以农民工、农业转移人口为主的“新市民”以及城市低收入无房户、新就业人群。但是这部分人群住房支付能力严重不足,急需壮大以公积金为基础的普惠性住房金融,这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新住房制度的应有之义。

在全社会无风险收益率不断下降的趋势下,提高公积金存款利率,降低提取和套取激励,提高缴存激励,这才是提升公积金“池子”水位的根本,也是壮大普惠性住房金融的第一步。

参照2014年的数据,即便缴存规模不变,如果提取额度减少一半,未来5年公积金结余额可能会达到5万亿~ 6万亿元,这一规模已达到了商业住房贷款余额的50%。进一步,再结合公积金贷款证券化,未来或许可以看到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等量齐观的局面。由于公积金贷款利率仅为商业贷款利率的6.8折,届时普惠性住房金融将对新型城镇化、新市民住房消费形成有力支持。

当然,公积金存款利率提升至1.5%,接近于CPI,很多人认为不足以激励缴存和降低提取,但笔者认为,未来外来人口是缴存主体,无风险收益率继续下降,而公积金可投资渠道多元化后,公积金存款利率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国家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此,未来还会有其他鼓励措施来壮大公积金规模。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李宇嘉:提高存款收益能否让公积金池子水位上涨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2-19 07:46:00
近日,央行等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决定自2月21日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0.35%、1.1%),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5%)执行。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缴存收益,减少提取、鼓励缴纳,配合楼市去库存战略;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公积金“池子”的水位,还原公积金互助合作原则,壮大普惠性金融。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