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曾经在欧美风靡的摩天大楼建设热潮正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掀起,楼层高度也不断被刷新。2015年,刚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以632米的高度,成为全球排名第二高的建筑。2016年,随着660米高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成,上海中心大厦也将“退位”至世界第三。
摩天大楼林立是好事吗?专家提醒,尽管中国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摩天大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不应成为追逐的根本,各地还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脚踏实地进行城市建设,量力而行,别只是拿摩天大楼当作城市的名片。
连续八年蝉联冠军
近日,一则高楼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再次引起大众的关注。报告称,2015年全球共建成200米以上摩天大楼106座,是人类历史上新建成高楼最多的一年。其中,中国以建成62座的惊人纪录,连续第八年蝉联冠军,远超其他国家。而在全球新建高楼最多的城市里,印尼的雅加达以7座排在第一,紧随其后的就是中国城市南京、南宁、深圳,都是5座高楼。
在高楼协会发布这份报告的时候,中国还有300座高楼正在建设中,报告也认为尽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2013年以来增速减缓,但盖楼的势头还在持续。据高楼协会的预测,2016年,最高的10座楼中有6座仍建在中国。
“去年全球60%的摩天大厦建在中国,对此数据我们应该感到忧虑。”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中国各地兴建摩天大楼热潮,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政府对自身实力的不自信,迫切需要外界的赞扬和认可,就像有一些人喜欢通过奢侈品包装自己一样,好让自身显得与众不同。
地方政府背后做推手
的确,热衷建摩天大楼,是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表现之一,也是一个城市建立地标性建筑、表现地方政绩的手段。摩天大楼有可能成为城市“名片”,带动外来投资,进而带动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的一些摩天大楼也是被逼或者催生出来的。”宋清辉指出,中国的服务业占比规模很大,而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因此不得不向上要空间、要高度。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从楼市政策基调来看,房地产仍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尤其是地方债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房地产行业化解。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