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谈春节“空城”和民工返乡就业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2-11 15:57:00

原标题:熊丙奇:春节“空城”和民工返乡就业

发现中国

熊丙奇专栏

“不回北京了,离家太远。”老家在江西九江的郭玉凤之前一直在北京从事家政工作。她告诉记者,年后打算跟儿媳妇在老家开个小饭馆,同时还可以照看孙子孙女。上亿农民工春节前集中返乡,春节后再度进城务工,是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但近两年,像郭玉凤这样过完春节不再回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在家乡找工作或创业已渐成趋势。(中新社2月8日)

由于城市生活压力大,而乡村建设创造了新的机会,选择春节后不再回城的农民工确实有增多的趋势,但毋庸置疑,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摆在那里,进城务工在很长一段时期还会远远多于从城市返乡。而针对准备返乡就业或创业的农民工,如何让他们愿意真正留下来,不再考虑去城市发展,这是当前乡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在笔者看来,除了给返乡就业或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工作机会、创业优惠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尽快改善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显示,其中有一部分人是为了给子女更好的求学环境———孩子读书从乡村,集中到城镇,再向中心城市发展是近年来乡村孩子读书的基本轨迹,一些乡村学校凋敝、空心化,与城镇学校的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乡村教育的没落,加速了农民工进城,而农民工进城,又让乡村教育更没落———乡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办学仅仅是低水平维持。对于准备返乡就业或创业的农民工来说,这种乡村教育局面,无疑是很大的阻力,除非他们的子女已经完成学业。于是大家所见的是,准备返乡就业或创业的,大多是年纪偏大的农民工,而那些青壮年农民工并不准备返乡,相对而言,他们可以在城市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另外,也想给孩子找一个更好的求学环境。但众所周知,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的是青壮年———当下的乡村,主要是老弱病残幼,缺乏生机活力。

我国乡村教育薄弱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乡村教育建设。但是,在乡村基层地区,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建设乡村教育对发展乡村的重要性。一些地方政府抱怨建设乡村缺乏人才,可是他们却不愿意办好教育,在他们看来,办好教育需要大量投入,而且,教育办好了,人才反而会离开乡村,乡村根本得不到人才。这种抱怨不无道理,尤其是目前的基础教育体系,采取升学教育模式,是把考上大学“逃离乡村”作为乡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出路。在乡村存在一个“悖论”:当地基础教育越发达,地方反而越贫穷。这就要反思我国乡村教育的内容、模式了。

发展我国乡村教育,要把教育的发展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需要切实解决两方面问题。其一,要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强化省级财政统筹,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尤其是大幅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让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得以提高,这是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必然选择,因为地方政府很难靠得住,除了财政实力有限之外,地方政府官员不重视教育投入的现状也难以很快改观;其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必须改变原有围绕精英教育的基础教育升学教育模式,要针对乡村发展、建设,来改造乡村教育内容,乡村基础教育应该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而不是让他们以考大学为单一目标,即便考不上大学,也不愿意在乡村生活,另外,我国应大力推进把一些本科高校或者高职高专院校办在县上、镇上,这既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也可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否则,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才单向流动,以及乡村和城市的割裂很难融合。

每年春节期间,大城市的“空城”、乡村的“凋敝”、城市的用工荒和农民工返乡,都被热议,现在是需要切实的行动了。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让城市和乡村生活能成为每个公民的自由选择,这需要在乡村端多发力,对于乡村,要重视经济建设,但更要打好教育的基础,只有好的乡村教育,才能唤醒沉睡的乡村,焕发出乡村的生命力。

(作者系教育问题专家)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熊丙奇:谈春节“空城”和民工返乡就业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2-11 15:57:00
“不回北京了,离家太远。”老家在江西九江的郭玉凤之前一直在北京从事家政工作。她告诉记者,年后打算跟儿媳妇在老家开个小饭馆,同时还可以照看孙子孙女。上亿农民工春节前集中返乡,春节后再度进城务工,是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但近两年,像郭玉凤这样过完春节不再回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在家乡找工作或创业已渐成趋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