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再次降低非限购城市房贷“门槛”,引发网友热议。业内人士认为,房贷新政以“去库存”为出发点,对拉动购房需求起到一定作用,但政策效果仍需市场检验。
专家建议,除降低房贷门槛之外,未来还应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刺激自住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多部门应共同发力,在深化制度改革、优惠财税政策等领域打出“组合拳”,进一步化解“去库存”压力,保障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月供和利息上升 部分网友仍“望楼兴叹”
央行和银监会1日联合发布通知称,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首套房商业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对春节前出台的“利好”新政,不少网友仍表示“只是看上去很美”。对于动辄二三百万的总房款,即便降低了首付,余下的贷款也是天文数字。更何况,在每个家庭的月均可支配收入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可贷款额是既定的,银行无法向购房家庭发放更多贷款,即便可以,也超出了可承受的范畴。
一位银行负责个人信贷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套总价200万元的房子为例,按贷款20年计算,首付比例降低后,由50万元降低到40万元,但随着贷款额的上升,利息总额会增加约6万元,月供增加近700元(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根本上看,还有待解决房地产供需的根本问题,而对于购房者来说,贷款的利率并未降低,首付压力降低,但贷款压力也随之增加。从心理层面看,会刺激一波需求入市,政策效果还有待市场观察。
定向刺激需求 促进行业发展稳定宏观经济
专家指出,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化解房地产库存已经被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此次贷款放松政策,同样意在“去库存”,缓解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压力,以及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稳定宏观经济。
张大伟告诉记者,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仍面临很大压力。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主要是受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的影响,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去年以来持续下滑,房企整体购地意愿低迷,使得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回落。
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2015年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39.96亿平方米,现房待售面积4.26亿平方米,如果想完全消化,需要23个月。民生证券研究院的研究表明,从结构上看,2015年年底一、二、三线城市库销比分别为8.15、10.23和25.58,三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剩问题最为严重。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