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民窟 阿拉维纳用建筑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1-22 10:00:00

建筑与道德

阿拉维纳只有48岁,对于向来带有“终身成就奖”性质的普利兹克奖,这意味着评审更多地考虑了获奖者未来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阿拉维纳刚刚退出参与七年之久的普利兹克评委会,几乎没有间隔,就被曾经共事的同僚授予荣誉。

全世界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把焦点集中在他曾经与智利政府合作建造的2000多所社会保障住宅,普利兹克奖俨然成为半个诺贝尔和平奖。

建筑名家扎哈·哈迪德的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认为,如今建筑实践的前沿问题应当是推动高密度的城市文明如何进入下一个阶段,而阿拉维纳的获奖会让人误以为关注全球住房危机、帮助弱势群体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这一说法当然不乏反对者。“如果看整个建筑发展的历程,建筑美学是一方面,但最终还是要解决人在地球上的栖居问题。这里无法去除跟人、文化背景相关的因素,如果忽略这些,认为建筑是纯形式,那就很幼稚。”清华大学教授、《世界建筑》杂志主编张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阿拉维纳本身是个很有才华的建筑师,能够把建筑造得很有诗意。所以不能说他是在美学和伦理之间选择了伦理,应该是在美学基础上抵达了伦理,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他补充道。

正在拉美多国考察研究的建筑学者裴钊则认为,大众媒体在介绍阿拉维纳时,都过度强调了社会责任这一部分,既误解了建筑师的本意,也低估了其专业价值。“阿拉维纳并不是因为做了社会住宅而获奖,(获奖)更多是由于他拓展了建筑学的边界、开发了新的领域。这意味着建筑学在之后几十年内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他对记者说,“阿拉维纳看起来好像是解决了社会问题。但其实并不是以一个社会改良者的姿态介入项目,他还是建筑师,只是在专业范畴内做了能做的事情。”

“建筑造价很高,是特殊的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社会资源。阿拉维纳可以抛开传统建筑观念,拿建筑学方法来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学科边缘充满各种可能性,如果可以解决问题那就可纳入学科内,这时候前沿就成为了动态的。”他说。

拓展建筑的边界

与其说阿拉维纳的天才构想是出于慈善目的,倒不如说他在社会住宅的工作中真正关注的是“资源短缺”。

“如果办事的方法有各种各样,人们很可能反而会迷失其中。可在资源短缺匮乏的条件下,反而被迫回到一切事物的源头需求,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他在多次采访和公开演讲中都提到了这一观点。在智利做事情往往受到各种限制,阿拉维纳认为这是好事,是他得以在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有效避免了“自大膨胀”。

除了与政府合作做的公益项目,Elemental公司还同时承接大规模的市政建筑以及私人订单。“建筑最独特的力量就是把一切综合起来。越千头万绪,就越需要整合的能力。通过建筑设计,往往可以把朝着相反方向的两个元素化为一体。”他在接受一家建筑杂志专访时说。

他关注的是,在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动用一切能力解决问题。比如社会保障住宅的项目,需要建筑师发挥对房屋的建造技术、对各方利益团体游说的能力、对居民实际需求的考察、对美学与实用性的平衡把握——而这些技能同样需要在维护日常运作的商业项目里不断打磨。“在各种势力之间运筹帷幄,把不同的艰难条件综合考虑,然后将其用设计思维转化为一张张具体的草图、办事流程表,最终得到建筑实体、解决了使用者的需求。——这不就是别人付钱给我们的理由吗?”阿拉维纳说。

同济大学客座教授、致正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斌认为,阿拉维纳的思想和工作正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建筑师永远要在某种社会条件下,用空间去解决或回应社会的需求。建筑应该为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社会发展,这与整个社会发展相吻合。阿拉维纳的特殊经验智慧就在此——他能够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用建筑师与社群合作的方式回应社会需求。”

建筑的建造行为,本应是人类实践行为的基本形式,在今天互联网信息时代,资源共享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建筑的权力也应当归还给大众。“如果在今天新的社会条件下面还在强调技术性和专业性,那其实就是警告别人(只有)我有建筑特权和技术。”张斌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摆脱贫民窟 阿拉维纳用建筑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1-22 10:00:00
在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阿拉维纳用建筑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二战后,拉美国家都经历了一段高速城市化进程,直接引发了城市公共设施和住宅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社会住宅严重不足。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通过降低土地成本来增加住宅数量。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