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揽胜:杀虎口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1-14 10:06:00

  杀虎口

 西口要冲杀虎口

 地处晋蒙交界处的右玉县杀虎口关隘是最早的“西口”。“哥哥你走西,妹妹我泪花儿流”,这首家喻户晓的走西口名曲就诞生在这里。

 今天,当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杀虎口时,我们发现,几千年来作为军事重镇和商贾贸易通道的杀虎口,由军事文化和晋商文化交织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西口文化,让边关古隘杀虎口显得更加风流倜傥,卓尔不群。

 一部《乔家大院》再现了晋商的辉煌,而乔家商业的创始人乔贵发,当年正是从杀虎口出关到内蒙萨拉齐,和乔贵发一起创办“广盛公”的秦钺,正是杀虎口人。

  杀虎口城墙

 “走西口”,成就乔家辉煌。杀虎口成为晋商孕育地之一。从1690年开始,随着康熙皇帝西征,杀虎口已成为运送粮草的大本营,山西商人看准机会,随军贩送粮草,由此,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土地,走西口,到口外去。清政府也便在此设税关,政治经济达到鼎盛时期。杀虎口,商贾去集,车水马龙;日进斗金,坐拥荣华。杀虎口成为当年金光灿灿的豪商巨富之路,成为今日研究西口文化的“核心”地。

 曾经的荣耀总会风流云散,但文化的传承绵延不绝。如今,掩映在一片绿洲之中的杀虎口关隘更见其雄伟气势,瑰丽风采。杀虎口博物馆收藏了战争、兵制、晋商民俗的文化遗存。它见证了金戈铁马、烽火狼烟,沧桑玉帛,世道兴衰……

 站在杀虎口关隘上,在一望无垠起起伏伏的绿波中,古长城蜿蜒逶迤,烽火台沿山相望,古堡巍然屹立,古关口连绵不绝。这些“奢侈”的边塞历史人文胜迹构成边塞风光的独特景观。中原农耕、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军事战争,民族融合,晋商出关,西口文化的核心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细节中逐渐积淀形成。

  杀虎口关楼

 主要景点:

 杀虎口:在右玉县城西北35公里处。还是外古代长城的一个重要天然关口。《朔平府志》里面记载有道:“长城以外,蒙古诸蕃,部落数百,种分为四十九旗。而杀虎口乃县直北之要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前世或今日杀虎口仍然又以重要的交通位置著称于世,京包铁路尚未开通之时,杀虎口乃是中原和漠南的通衢要道。杀虎口还以众多的人口,兴隆的商业,发达的文化,星罗棋布的古迹而远近知晓。

 外长城:明代所筑长城穿杀虎口而过,境内长城全长约84公里,古堡、烽燧林立,气势壮观,特别是杀虎口段,砖石砌面,筑有城楼、望台等,是明代抵御外来侵略的防御重地,也是清代晋商西出口外经商的主要“边防口岸”。

 杀虎堡:杀虎堡位于杀虎关东南1公里,由杀虎堡(当地人称作旧堡)、中关、平集堡(当地人称新堡)组成。杀虎堡在北,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周二里,高三丈五尺。万历四十三年,在杀虎堡南百米外又兴建了一座同样规模大小的新堡,名为平集堡。后来由于边贸繁荣和人口繁盛,在两堡中间筑东西两墙,将两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城池,二堡之间被围起来形成一座封闭的关,名为中关。整个城堡平面呈“目”字型。

 博物馆:右玉县杀虎口博物馆成立于1976年,有藏品2000余件。2006年,博物馆从右玉县城整体迁移到杀虎口,进行了主题为“历史的驿站”的规划布展,展示了右玉独特的边塞文化、军事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现与重新修建后的塞外古关杀虎口构成了一体,成为一道可观、可游、可研的亮丽的风景。

  右玉杀虎口

 苍头河生态走廊:山无头,水倒流。这是右玉的两大奇观。其中水倒流,指的就是苍头河水不像其他江河自西向东流或自北向南流,而是从南到北,从东向西流淌,在内蒙汇入黄河。这也是我市唯一一条流入黄河流域的河流。如今的苍头河现在已经成为右玉县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核心景观区,也是北方黄土高原罕见的自然湿地景观。

 注:杀虎口位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旅游区,从右玉县沿211省道西行30公里左右即到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朔州揽胜:杀虎口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1-14 10:06:00
地处晋蒙交界处的右玉县杀虎口关隘是最早的“西口”。“哥哥你走西,妹妹我泪花儿流”,这首家喻户晓的走西口名曲就诞生在这里。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