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荒”下获得长线资金是房企生存之道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01-13 08:09:00

(原标题:李宇嘉:“资产配置荒”下获得长线资金是房企生存之道)

在过去的2015年,资本市场掀起了史无前例的上市公司举牌潮。《证券日报》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5年沪深两市发生举牌共152次,涉及85家上市公司,全部为大盘蓝筹股,其中房地产、商业贸易和化工三行业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排名靠前。

举牌潮反映了市场资金面的深刻变化,即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低通胀、流动性宽松、稳定增长将成为常态,“资产配置荒”时代将来临。

随着经济转型,以房地产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从高位回落;新《预算法》规范地方融资行为,低成本债务发行将取代“非标”成为主导;高增长过后,新一轮不良资产潮开始显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得不打破刚性兑付;人口老龄化降低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以上四个因素将使过去的资金需求“饥渴症”得到全面缓解。同时,“三期叠加”背景下,经济增长软着陆并向新经济过渡,需要宽松的资金面。因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将保持低通胀、低利率、稳定增长的局面。

新的货币金融和经济形势下,以“高风险、高收益”为主要方向的资产配置,将会被“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配置取代。但由于经济转型的艰巨性、长期性,新经济体量不足、估值居高不下,无法承载低风险诉求的巨额流动性。加上影子融资逐渐规范,投资资金未来将面临严重的“资产配置荒”。由此,大盘蓝筹股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下一个“风口”。

同时,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治理,险资、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将逐渐成熟。特别是能够像银行一样吸收低成本资金,同时却具有银行所不具备的股权投资优势的险资将脱颖而出,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基石。目前,中国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三大类机构投资者仅占总市值的12%,未来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期宝能与万科的较量,正是宝能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出于对低通胀、流动性宽松、稳定增长的经济金融格局的判断,提前布局优质大蓝筹股的投资。事实上,险资提前布局地产优质大蓝筹已蔚然成风。截至2015年第3季度,A股135家房企中,险资进入前十大股东的多达23家,占比约为17%。

经济金融环境的净化也将促成险资、公募基金等成熟机构投资者替代影子融资和互联网融资,以及正在去杠杆、防风险的传统银行信贷。因此,房地产资金来源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长期处于流动性和高融资成本压力之下的开发商,其“高杠杆、高成本”的融资局面将发生逆转。未来,最适宜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模式将是适度杠杆、理性经营、差别利润的模式。房地产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也从过去追求高收益并愿意承担高风险的中短期资金,转为寻求合理收益、资金期限较长的长线资金。

尽管房地产基本面、供求关系不甚乐观,但在重点城市,由于庞大的“刚需”和“资产配置荒”的背景,投资需求给房价上涨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掌握一线城市及重点城市的土地资源、旧改项目,持有核心区域优质物业的开发商,将成为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布局的重点选择。

未来,开发商资金面将全面缓解,但能够获得低成本长线资金的开发商是少数。具有精英管理层、良好运营构架和产品塑造能力的房地产企业,将成为险资等长线资金的首选。资本和房企开发管理将互相选择,投资和开发职能将逐渐分离,二者共同追逐价格和品质,以获得长期收益。

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获得重点城市土地资源、旧改机会、优质存量物业的仅仅是龙头开发商。由于非重点城市楼市库存将长期高压,行业整体利润率未来或将低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所以,去库存的过程也是绝大部分房企退出市场的过程。这也是2015年开发商拼命挤入一线城市疯抢土地和储备旧改项目的原因。抢占未来资产配置的“安全区”是获得险资等低成本长线融资的第一步。

未来开发商生存靠的是扎根重点城市、打造更低成本的产品。只有获得廉价且长线资金成本的支持,才能在后续产品的竞争力上获得优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资产配置荒”下获得长线资金是房企生存之道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01-13 08:09:00
在过去的2015年,资本市场掀起了史无前例的上市公司举牌潮。《证券日报》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5年沪深两市发生举牌共152次,涉及85家上市公司,全部为大盘蓝筹股,其中房地产、商业贸易和化工三行业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排名靠前。举牌潮反映了市场资金面的深刻变化,即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低通胀、流动性宽松、稳定增长将成为常态,“资产配置荒”时代将来临。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