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道产业链合作 寻求房地产供给侧解决方案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12-28 17:21:00

【地产中国网·原创报道】为引导全联房地产商会会员企业更好地迎接当前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明晰行业未来发展方向。12月20-23日,以“创新服务、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全联房地产商会2015年会将在广州富力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

在“房地产供给侧的解决方案”论坛环节,来自投资开发、地产金融、建筑设计、建材部品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代表,针对供给侧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

旺材电商董事长高少义认为,构造企业降成本和平台降成本是两个含义,企业想降低10%的成本很难,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渠道环节比较多的、产品单价比较高的行业,渠道环节很大。第一,把整个降成本看成是基于产业链重新整合的过程,把中间环节能去掉的都去掉,把十几亿的房企结合起来变成上百亿的采购,这两项加起来做了叠加,我们的溢价会自然而然的上升。第二,当跨界产品和金融组合时,价格重组就能分摊各种成本,再加上互联网资金,能够减少资金流动的成本,两者加起来就产生了一般金融很难有的现象。互联网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事情,只有把企业串起来,把行业进行交叉才能产生真正的互联网的意义。

在广联达股份董事长刁志中看来,在建设工程领域,除了互联网+,还有一个非常热的技术,就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建筑行业、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这个技术将会改变整个价值链环节,让销售前移,改变原来的开发模式,在前期进行数字仿真,让方案在数字上模拟、再动工,提高效益。利用这种技术,再加上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使工业化、产业化的方式更加高效。“用新的技术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创造竞价比最高的建筑产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

“下一步房地产开发建设会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已经不支持建筑业的发展。未来房地产的需求端变化后,供给方可能也会有很多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不是小的变化,是颠覆性的。”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举例道,农村有大量的闲置的土地和房子,能不能利用农村的资源,把价值提高做养老度假,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未来要把消费结构做好,美国30多年的城市化,回流大概有17年,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则认为,供给端在左边,需求端在右边。如果没有体制的改革,谈要素和供给端的改革没有意义,我们期待着大的改革,这样才能把供给端的改革做好,要素市场的改革做好。

“供给端的改革放在房地产产品里,有两个大趋势,一个是未来的房地产一定会更加绿色环保,以前是一个细分市场,非主流。今后无论从用户个人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整体的需求角度,绿色环保一定是行业的主流。第二,房地产自身要更专业化,市场进一步细分。开发商作为整合资源方,一定要让专业者干专业的事,尊重设计师、尊重总包和分包的专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把产品做得更好。

中建钢构董事长王宏认为,目前我们的房地产没有核心竞争力,整个链条不完整。搞设计的不搞建造,搞建造的不搞运营。未来一定要融合起来,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与产品、企业与企业、更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副总裁董续勇则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站在新的风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房地产领域,前几年,不管是开发商还是银行,日子相对比较好过,不太重视一些供应链的业务。现在,我们重新看这个品种,关键是怎么通过好的互联网应用,再加上设计好的机制,达到很好的生态端,让低成本的钱能找得到合适的优质资产,这是做平台的意义。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分析认为,供给侧的改革,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新的根本性的改革,我觉得还没想清楚。第二个问题,关于供给侧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有5个关键词:增量、涨价、减构、降能、刺激。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专家论道产业链合作 寻求房地产供给侧解决方案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12-28 17:21:00
为引导全联房地产商会会员企业更好地迎接当前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明晰行业未来发展方向。12月20-23日,以“创新服务、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全联房地产商会2015年会将在广州富力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在“房地产供给侧的解决方案”论坛环节,来自投资开发、地产金融、建筑设计、建材部品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代表,针对供给侧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