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名网友参与在线调查,看好各种宜居因素,73%的人愿意在二三线城市购房
●人民日报评论:尽管政策利好,但化解库存也得靠开发商自己,适当降价是明智选择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明确了化解房地产库存为明年五大任务之一,其中“鼓励开发商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连日来引发热议。@人民日报自12月21日起连续三天发布相关微博,数千网友参与讨论。@经济之声等媒体之后相继发文,话题持续发酵。12月21日,@人民日报还发起调查:如果你身在二三线城市,你会选择在当地买房吗?近万名网友参与投票,5600多人展开热烈讨论。
网友评论降价是唯一选择,也是明智的选择
据12月22日新华网报道,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6亿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一千多万平方米,比一年前增加了1亿平方米,创下了历史新高。而这只是显性库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则认为,目前我国商品住房过剩总库存高达21亿平方米,仅现房库存去化就需23至24个月。
“很多人没房”与“很多房没人”,两种现状叠加成难解的困境;库存高企,开发商在“寒冬”中艰难前行。网友称:房地产减库存不能靠脸色,只能靠价格,降价是唯一选择,也是明智的选择!@南条爱丽丝:“降到一个合理的价位,自然有人买的,比如一个工作五年或十年的人可以买得起房,十年以内就能还清贷款等等。”@星夜中的一场骤雨:“不管怎么说,降房价对买不起房的刚需来说是利好,只是中国人普遍有一种追涨杀跌的心理。”@Alice一直都很蔓:“这是把很锋利的双刃剑,此剑出鞘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小帅的操盘日常:“只有最快降价的房企才有继续生存的空间。”@菲菲细雨135:“政府也必须对开发商做出让利,这样开发商才有降价的空间。”
专家观点房地产去库存重点在二三线城市
“房地产库存是一种极大的资产闲置和浪费,不清理库存,新的需求很难调动起来。”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北上广等一些大城市房子并不愁卖,但一些二三线城市,未来市场预期不明朗,中央明确提出“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等于给公众一个明确的预期和市场走向。
此前,在12月12日中国经营报的报道中,中国地产开发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苏建一也曾表示,去库存的重点是在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其实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库存也都是集中在这些城市,政府思路很明确,就是通过针对性的外科手术,解决市场问题,而不是向整个房地产市场注水。
调查显示超七成网友愿意在二三线城市购房
近期,各地陆续出台鼓励买房的政策。如果你身在二三线城市,你会选择在当地买房吗?截至12月22日晚@人民日报发起的调查结束,结果显示,73%的网友看中二三线城市环境污染少、交通状况良好、生活压力小等宜居因素,愿意在当地购房。
5600多条评论中,大多数网友喜大普奔,纷纷表示:“在二三线城市工作,房价降了肯定就会买了!”@接触-塔动:“个人意向是在二线三线城市买房的,房价不怎么高,解决了一部分生活压力,而且节奏不快,幸福指数高。考虑到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我要在大城市谋职,但不会在大城市买房,理由如上。”@--铉2015--:“在一线城市买一套120平方的可以到三四线城市买5套同样大小的,你说我去哪买?”@Sunny_木头人:“是否在二三线城市买房考虑的不仅仅房价,还有二三线城市的工资收入水平与物价、生活成本是否一致,所以二三线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降低房价,更多的应该提高工资收入,以及降低物价、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
27%参与调查的网友还不考虑在二三线城市置业。@龙龙5437就对现实“呵呵”了:“绝大多数平民是连五六七八线城市的房子也买不起的。”@迎风飘扬的青春:“想买但是目前买不起,只能租房或者乖乖退居小县城了。”
12月23日,人民日报在“这么多房子,究竟怎么卖”一文中指出,尽管中央出台政策,释放改革红利,创造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的大环境,但化解楼市库存也得靠开发商自己,适当降价是最明智的选择。一向走高冷路线的开发商必须正视,任何产业都会从短缺经济走向总量平衡。特别是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走到拐点的房地产业,降价促销与转型升级是必然选择。(无锡日报)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