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彬:房地产的前端和后端才是未来的蓝海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12-08 14:49:00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

地产中国网讯 2015年12月8日下午,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地产中国网主办的“第七届地产中国论坛暨2015中国房地产年度红榜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资本催生大地产”为主题。论坛现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表示,房地产的前端和后端才是未来的蓝海。

当下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钟彬透露,最早成立的一批房地产企业已经离开或者正准备离开这个行业。2015年,不少企业卖的非常好,但是库存仍在继续增加;市场分化明显,这种分化并不是单一的,企业、区域的分化也在加剧,集中度愈来愈高。一线城市开始回升、二线城市开始企稳、三四线城市仍以去库存为主。此外,着力于三四线开发的企业,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链接:

【图文直播】第七届地产中国论坛暨2015中国房地产年度红榜发布

以下为演讲实录:

钟彬:与公来讲,地产中国网对中国房地产业做了很多的贡献,与私来讲谢总是我们很好的朋友,今天代表我们商会来捧场。因为最近我们基本上跟商会,因为要开年会,12月21日在广州,开年会前我们希望跟商会的重要的企业一个一个做交流,有一条是肯定的,2015年大家认为真的是一面旗帜,明年是商会 15周年的纪念,15年来行业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天来讲最大的变化是当时成立的最早的一批企业正在离开或者准备离开这个行业。

所以我们讲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的下半场的内容,因为现在处在这样的大的变革当中,地产到现在并不是就行业谈行业,我们的经济处在深度的结构调整期,下行换挡的加速,我们感觉变化比较大,还有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在转化,还有互联网真的在改变我们,改变了游戏规则,也改变了思维模式。

宏观变局,一个是经济结构调整,投资占比下降。当投资占GDP比重巅峰的时候,经济增长一般会下来,这是全球的规律。

另外一方面,消费会上升,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你发现,当年投资房地产的很多经营机构以及开发商现在正在研究消费升级,跟行业密切相关的消费升级,这也是适应未来的发展。

当前的行业有市场形势,政策调控来讲,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政策调控、制度调控,行政调控往市场调控的转变,2015年房地产商会做的重要的提案是行政审批的改革。其实国家和中央关于行业整个审批链条下希望减少不必要的流程,让企业更方便。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政府改革的力度和用心。

从利好的角度来讲,一直在鼓励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会影响房地产未来的走向。市场形势其实是三句话,第一就是我卖的非常好,卖的非常好,但是库存也非常多;第二,市场分化很明显,这个分化不仅仅是市场的分化,企业、区域的分化。刚刚出来的11月的数据,我估计12月一定会有变化,因为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也户做财务报表的调整。

我们感觉到集中度更高,着力于三四线城市开发的企业,不是非大企业,这些是作为三四线,局部做的,风险在逐步的加大,库存都有问题。这个话七月份总书记在全国统筹工作会议上提到了库存是房地产重要的压力。

三季度我们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开发投资98年以来的首次的负增长,我们讲是98年以来的负增长,2000年成立商会,到今天首次负增长。

我们看一下下一个数据,商会做了两个报告,一个是中国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一个是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报告,这是两个不同的团队做的,拿出来的东西惊人的相似,一个是做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三季度以后房地产的景气指数也在下滑,信心指数也在下降。

一季度也不好,二季度突然变得非常好,到三季度又下行,而且下行的时候你会看到趋势是还在往下面走,因为现在大企业很谨慎。中小企业基本上很悲观,在这个情况下。

这是市场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市场在回升,二线城市市场在企稳,三四线城市还在筑底当中,最近商会给一个商业银行做一个评估报告,什么城市可以投,什么区域可以投,什么企业可以投,我们做了很多的维度。我们看到中国的城市与城市之间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城市净流入和城市净流出,还包括城市的GDP的变化,各种变化当中我们看到向好的城市,地产也是向好的,在整个的产业、人口要素都在下降的城市他真的是下行的,地产的确很麻烦。

我们会发现很多大企业退出一些城市,但是三四线还有很多的企业在投。高价拿地伴随着高成本融资,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商会,会员企业反映这个问题,甚至当时那些企业做的最活跃,最成功的企业,步伐最大的企业,今天的压力也最大,因为他们的存量大量的东西。

所以我们讲房地产地产去库存很重要,我们拿到的是十月末的数据,在销售如此好的情况下你的库存还在增加。我们感觉到当年突飞猛进的房地产,最好的时光有几大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经济发展红利,制度性改革的红利,这些红利都在逐步的退出。人口红利已经没有了,城市化红利还在调整,经济发展还在深度调整当中,三架马车在不断的转换过程当中,经济改革一个是土地制度改革,当时给我们释放这样的招拍挂市场,有了土地市场,然后按揭有了消费市场,尤其是福利制度的取消有了供给市场,现在都没有了,三个都在调整。所以我们行业怎么升级,我们提出了几条,第一是产业化,然后金融化,绿色低碳化,信息化,更多的信息化讲的是互联网化,还有国际化。所以我们需要更新资金结构释放杠杆,也需要创新我们的商业模式,提升规模周转效率,需要更丰富的项目的价值创造模式。通过产业与地产的结合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的启示是这样的,原来我们只关注一头叫开发,现在我们要关注上面和下面,我们所说的下面是什么,关键词是消费,是创新,是服务。中间开发的关键词是要标准化,规模化,所以房地产行业的前端和后端才是未来的蓝海,昨天晚上我们商会开了年会,450个主流的企业家参与,我一看450人里面一大半是金融行业,在一个成熟的房地产市场里面,重要的是两个事情,第一个是金融,第二个是运营,运营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几大家族的产业,FC、新鸿基,长江,最核心的是资产如何运用,所以最重要的是投资能力和运营能力。

我们讲的供给侧改革与房地产未来发展,里面我们提出了一个产业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成本的管理要素,在我们很久以前,房地产商会提出了房地产业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承载者,而不是火车头。因为我们放眼看国际市场,全球的房地产配置,全球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行业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产业失业密切相关。

带来的房地产发展空间有三个,政府方面,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还有手段。房地产行业的新发展是三个方面,一个是优化住房及用地的供应结构,第二创造新供给,第三是开发商角色的转型。这三个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里面我们认为用地的供应结构是很大的方向。创造新供给方面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有很多的地产,跟养老、商业、旅游、物流、产业相关的,包括众创空间。其实这些还有巨大的存量,所以本身房地产涉及到产品本身的丰富性。

角色的转化收益不仅仅是开发商,甚至是优秀的投资商,管理商,优秀的运营服务商也会带来巨大的空间。

所以我们讲房地产金融运营地产的结合,金融里面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我们叫产业链的解决方案,但是我们还有很大一方面关于消费金融,比如说旅游地产里面,除了供给面的金融,消费面怎么解决,包括我们讲的养老里面的消费金融怎么解决,大的空间存在,这个会倒逼我们的改革和产品变革。

第二个是运营,运营里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产业,产业资源的深化优化,这个很重要。另外一方面关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结合,房地产商业我们跟中国电信关于开放性的大数据做了一个签约,就是如何利用大数据为我们的客户更加精准的发现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所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是关乎我们的运营能力。还有地产专专业化,智能运维,专业规划,能不能把你的产品做精,过去的市场是趋势引领,只要在这个行业就可以盈利,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对你的地产的运营,对你的我们认为是构建行业的全新的生态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造新供给,核心在于产品与服务。我们要建立这么一个平台,把平台和用户共同建立起这样的生态,这个生态里面需要产业平台化、生态化和移动互联网化。

商会不断的推动行业的创新升级,去年到今年大量的众创空间,互联网+,社区服务,国际投资的和大数据的会议,房地产商会我们认为过去可能关注一个事儿,就是商业模式,因为商业模式是对行业很重要的。现在我们还要关注制度的变化,在商业模式上关注我们制度的建立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行业的要素,最重要建立一个商业文明,最终是商业逻辑的变化,一个尊重、共享、开放、包容的逻辑对行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样我们的行业才可以可持续发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钟彬:房地产的前端和后端才是未来的蓝海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12-08 14:49:00
2015年12月8日下午,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地产中国网主办的“第七届地产中国论坛暨2015中国房地产年度红榜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资本催生大地产”为主题。论坛现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表示,房地产的前端和后端才是未来的蓝海。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