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市政建设“短命工程”需强化监督问责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11-27 08:51:00

市政建设“短命工程”屡见不鲜。近日,有媒体曝光,造价不菲但运行不足五年的郑州市农业路22座BRT公交站台因修高架拆除,而该市文化路黄河路使用不到五年的人行天桥又将面临拆除,原因是配合地铁施工。

网民认为,利益驱动和“病态政绩观”导致耗费巨大公共财政资金的“短命工程”频频出现,凸显权力运行缺乏制约和监督。市政建设必须科学规划,透明决策,严格问责,管住权力任性。

盲目市政建设凸显权力任性

网民“罗志鸿”认为,在扭曲的政绩观下,官员的短期行为造成市政设施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及连贯的建设。一些履新的官员,为了能够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内取得不俗的政绩和口碑,就在缺乏深入调研、没有深谋远虑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上马一些市政工程,以期获得立竿见影的执政效果。之后,随着官员的变动,在同样扭曲的政绩观的驱使下,新上任的官员又有了新的城市建设思路,难免要对前任的政绩工程进行一番“改造”,如此一来,出现短命或烂尾的市政设施也不足为奇了。

有网民指出,在一些城市,大型建筑物建成不久就被拆除的情况屡见不鲜,郑州的短命天桥并非个案。有人说这是决策不科学导致的城市规划短视,也有人说这是盲目追求政绩的后果。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归根结底,还是权力运行缺乏制约和监督。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避免市政建设“短命工程”需强化监督问责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11-27 08:51:00
市政建设“短命工程”屡见不鲜。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