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互联网+金融 如何重塑行业生态链?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11-26 09:21:00

互联网+金融+地产 重塑传统商业模式

互联网行业,门槛较低,但金融门槛很高,需要有牌照,需要受监管。一个是监管最松、最开放的行业,另一个是监管最严、相对门槛比较高的行业。这两个行业,如何与重资产、重资本、重开发的房地产行业叠加?三者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对此,信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巍表示,互联网金融地产的创新,离不开对互联网本质的理解,归结为四个词:开放、平等、协作和共享。如何真正把这四个词做深做透,而且让C端客户有真正、直接的感觉,这是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思维模式最需要转变。

“互联网地产金融创新难度很大,因为它还需要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回归最本质的溯源和了解,找到其中的那把钥匙,打开这扇门,但之后怎么走还有很多的问题。” 杨巍说。

平安好房金融中心总经理韩晓认为,五个板块可构成跟房地产相关的金融服务内容:一是移动支付。二是P2P,融资渠道可以拓宽。三是众筹的方式。四是虚拟货币。五是大数据。

其中,房地产众筹被认为是嫁接房地产、互联网和金融三个关键的领域。 对此,韩晓介绍道,通过众筹这一形式,可以使整个服务实现“三个零”。第一,零融资。通过众筹,开发商基本上除拿地之外,后面不需要再拿什么钱,融资的钱从这里来。第二,零库存。前期通过市场调研、众筹客户的召集,客户群大概锁定,房产的户型大概锁定,定制俨然成为现实,从而实现零库存。第三,零营销成本。不用请售楼小姐,在线上就可以卖掉。

“我们在地产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看到几个方向,也在做尝试:第一是众筹,众筹未来的空间和演化空间非常大。第二,消费金融。地产的环境和场景里有很多基于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第三,供应链金融。本身地产也是一个产业,它就一定有供应链的特质。这三者是未来互联网+地产金融方面,先行或先突破的一些领域。”深圳华盛莱蒙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宁表示,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P2P一个概念,它只是其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这个行业摸着石头过河,浅行一段时间再进行重塑调整,对于未来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所以,地产+互联网金融的方向跟未来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那么,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地产金融机构应该怎么做?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给了怎样的转变?

对此,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欧阳军介绍道,作为银行来说,资产、资金、客户比较有优势,但缺少一个有效的桥梁,把这几端进行对接。民生银行一直在尝试以互联网的手段进行整合,总结出大概三个方面:一是去中介化,尽可能从金融和客户之间,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把中介去掉,提供更有效、更直接的附加服务。二是让不动产流动起来。作为地产的客户来说,绝大部分资产处在非流动状态,从逾期来说期限都比较长,周期也比较大。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资产的流动性。三是整合所谓“屌丝”的客户和更高端的客户资源,达到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效果,培养财富管理的客户。

事实上,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可谓“恨爱交加”。以前银行是一个机构+服务的金融机构,鉴于网点的分布,有物理上的触点或接触,但更多的利润获取,则来源于B到B这一端。但这一端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它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商业模式,没有竞争壁垒,投资化率比较高。所有的资本都是逐利的,在B到B这一端,银行现在操作起来越发艰难

而支付宝、余额宝这一类公司的出现,则在银行和C端之间搭了一个桥梁。一手托着C端,一手托着银行端,赚新技术的服务和差价。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银行方面开始意识到C端更有价值,所以现在银行也基于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做了一些业务的延伸。

“在资本市场,银行的估值一直比较低,就是因为在利润的增长点上,银行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模式。银行对C端的重视目前还不足,只做了一些浅尝辄止的尝试,但只有在C端所有的产品才能有评估值,所以目前银行也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而且,这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他超越了物理门店的界限,更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欧阳军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地产+互联网+金融 如何重塑行业生态链?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11-26 09:21:00
地产+时代,地产的价值从单一的开发销售向服务附加值转变,轻资产、重服务逐渐成为新常态。 另一方面,金融正走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资产证券化、互联网+众筹,由此连接产业、资本、人文。可以说,互联网让世界是平的,互联网让金融走向普惠,而金融在整个转型中,触网、接地气成必然选择。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