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房价分化加剧 各地政府“因城施策”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8-22 09:48:00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1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的个数继续增加,京沪深三地房价均超去年同期。其中,北京(楼盘)新房价格同比增长10个月以来首现“转正”。

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9个,上涨的城市有31个,持平的城市有10个。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从上涨城市个数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4个,持平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个。

一线城市依然是房价上涨的“领头羊”。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方面,深圳(楼盘)以6.3%的环比涨幅连续8个月领涨全国;上海(楼盘)以1.9%紧随其后,北京和广州(楼盘)则以1.4%和1.2%的环比涨幅分列第三和第四。

同比方面,自今年3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出现全面下跌后,深圳房价在4月份率先出现反弹,7月份房价同比暴涨24%;随后在6月份,上海房价在10个月后重回同比正增长序列,7月份房价同比续增3.6%;7月份,北京也自2014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新房价格同比上涨,增幅达1.2%。

中国房地产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认为,房价涨跌与当地去库存周期密切相关。“随着楼市成交量的回暖,一些地方的房价也逐步止跌或回升。但出现房价上涨的主要是少数热点城市,多数二线城市房价总体平稳,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仍在下降。”

7月底,全国一二三线城市住宅库存规模环比全部下跌,整体库存已延续了5个月的下跌态势。截至2015年7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593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6%,库存水平几乎和去年同期相当。

部分大城市此前投资节奏放缓,导致可售房源开始变得不足。“由于房地产开发从拿地到新开工再到预售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所以目前库存不足的局面造成了当前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然而,在35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其中西宁(楼盘)和烟台(楼盘)库存上升幅度较大,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7.2%和18.0%,因而7月份上述两个城市的房价环比依然处于下降通道,其中西宁7月份领跌全国。

恒隆地产集团主席陈启宗认为,部分二线城市及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有增无减。现在中国住宅库存依然较多,要消化至合理水平约需一至两年的时间。

但在部分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政府已经开始警惕楼市过热风险。例如,为缓解当前房价上涨压力,北京市通州区近日推出“加强版限购令”。政策规定,无论是非北京市户籍家庭,还是已拥有1套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如果无法提供在通州区落户满3年及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证明,则无法购买通州区商品住房。在上海和深圳,首套房贷利率优惠逐渐取消、二套房贷政策也已开始收紧,以稳定市场预期。

而在多城市库存高企、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山东省,政府则出台政策推动多渠道、多方式消化库存商品房,其中包括各地政府可采用贴息、补助等方式,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商品房作为棚户区改造居民安置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电商用房、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众创空间等。

专家认为,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导向,显示出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差异化手段。“这是中央"因城施策"调控各地楼市手段的典型表现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日前在上海表示,“热的时候,政府应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甚至行政手段;当市场逐步稳定下来、趋于正常的时候,紧缩政策就该逐步退出。”

展望未来,朱中一预计,进入三季度,中国房价涨幅将开始趋缓。“今年的后几个月,在信贷政策和各地住房公积金政策放松的支持下,自住性、改善性需求还会继续释放,今年全年的住宅销售量应该会好于去年。房价方面,除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温和上涨外,多数城市的房价会总体稳定。”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中国城市房价分化加剧 各地政府“因城施策”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8-22 09:48: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