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对房价冲击较严重 对经济利大于弊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5-08-20 13:46:00

按照当下的经济状况,中国货币政策应当如何选择?笔者认为,应当宽松。实际上,打从2014年年初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将货币政策从原来的紧缩、偏紧转向了中性为主。但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经济状况如何?当然是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实体经济境况更加艰难。所以,中国货币政策应当转向宽松。

利率和汇率相伴相生

但问题来了。如果中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那势必意味着人民币贬值。这是一个相伴相生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利率和汇率同样是货币价格的表达,只不过一个是对外表达,一个是对内表达。但在开放条件下,利率和汇率将犹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彼此关联,密不可分。利率上升,货币升值;利率下降,货币贬值。反之,货币升值,意味着货币紧缩(利率高了);货币贬值,意味着货币宽松(利率低了)。

利率上升(下降),货币升值(贬值)很好理解,去看看这些年欧美日的情况便一目了然。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大规模QE,把利率压低到零,立即引起全世界对美元贬值的预期;相对而言,欧洲和日本的QE跟进,其目的也显而易见,为了欧元、日元跟随美元一起贬值。正因如此,全世界有识之士提出“货币竞争性贬值(或称汇率大战)”的担忧。这件事说明:开放条件下,压低利率实际就是贬值本币。

那为什么货币升值(贬值),预示着货币紧缩(宽松)?因为在开放条件下,利率是高是低,货币政策是松是紧,它不仅要和自己的过去纵向比较,而且还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利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好理解,中央银行加息、减息都是相对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现在比过去高了,就是加息;现在比过去低了,就是减息。

其实,在开放条件下,本国利率相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硬通货国家利率是高是低,往往比简单的纵向比较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这样的横向比较,关乎汇率的变化。比如,如果中国的货币条件比美国货币条件紧,中国利率比美国利率高,那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定要强于美元;反之亦然。

为什么?因为开放条件下,中国利率高,货币条件紧,大量套利热钱就会更愿意流入中国,推高人民币币值。因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市场上美元多,人民币就会相对少,人民币就升值。相反,人民币不断升值说明热钱在不断地流入中国,说明它们有利可图,也说明中国利率相对较高,货币相对较紧。

人民币可以“有序贬值”

如果我们明白了上述原理,那如果中国决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那人民币相应发生贬值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中国的经济现状需要“中性偏宽”的货币政策,而同时必须容忍人民币的“有序贬值”。现在,这个过程终于开始了。

人民币“有序贬值”是不是意味着“持续贬值”?不是,有序之序完全可以变化多端。比如,一段时间内,可以是缓慢而持续的贬值;一段时间内,可以是有升有贬,在双向波动中总体贬值;还有就是,一段时间内突然大幅贬值,而之后再缓慢升值,但升值幅度小于贬值幅度,从而总体贬值。但无论如何不可以先大幅升值,而之后缓慢地持续贬值。因为,那会导致市场预期过于明确,而给人民币狙击留下突破口。所以,所谓“有序贬值”其实必须是一个“有序与无序对立统一”的过程。

我们必须吸取人民币缓慢升值而给予投机者稳定市场预期的教训,正是因为这一稳定的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持续不断地流入中国,而变成人民币头上的堰塞湖。正像当下,人民币好像不能贬值,只要一贬值,立即就有人鼓动热钱逃离中国,鼓动中国国民兑换美元,加上攻击中国经济的软肋,从而让贬值变成一种自我循环的恶性事件。更重要的是,如果人民币贬值恶性循环,势必绑架中国货币政策不敢宽松,不敢降低利率,而使中国经济进一步恶化。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人民币贬值对房价冲击较严重 对经济利大于弊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5-08-20 13:46:00
按照当下的经济状况,中国货币政策应当如何选择?笔者认为,应当宽松。实际上,打从2014年年初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将货币政策从原来的紧缩、偏紧转向了中性为主。但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经济状况如何?当然是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实体经济境况更加艰难。所以,中国货币政策应当转向宽松。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