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区域房价存过热风险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8-19 08:37:00

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房价数据,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中环比上涨的城市增至31个,比6月份增加2个,为今年来数量最高。

反观去年同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7个,上涨的城市只有3个。楼市在一年时间内,反转明显。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称,7月份房地产市场总体延续上月走势,新建商品住宅销量比上月略有增长,房价环比继续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0城房价在5月份顺利完成止跌反弹的过程,终结了此前12个月环比下跌的态势,已经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6月份,7月全国房价涨幅收窄,70城新建商品房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回落0.2%和0.1%。

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副总裁胡景晖分析,“330”政策以后,二季度政策利好集中释放,7月份出现了政策利好的空窗期,且此前叠加的政策已经释放了一部分需求,并消化了大部分的库存,后续销售增长的动能在减弱,房价反弹的趋势也显现疲态,开始放缓。

房价反弹势头放缓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1月,70城的新建商品房价格,上涨城市有62个,此后逐月减少,直到2014年9月无一城市上涨,刚过去的7月新建商品房价上涨的城市又超过30个。

“这基本明确了房价恢复上涨的趋势”,北京中原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此分析。

另一个佐证房价趋稳上扬的数据,是成交销售比。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给出这样一组数据,截止到今年6月末,主要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降到10.4个月,去年同期,这个水平是16个月,去年年底则是11个月左右。

谭华杰称,一个合理的存货周期应该是5-10个月,也就是说,目前市场的库存情况已经逐渐导向合理范围。

虽然楼市企稳,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看来,楼市总体价格快速上涨的基础并不存在。

“任何一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都不会背离基本的供求关系,目前楼市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邓郁松说。

房价虽步入上涨通道,但房价反弹、上涨的趋势或将放缓。7月份,70城新建商品房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环比回落0.2%和0.1%。

从8月上半月各地的成交数据来看,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与7月份相比均出现回落,市场已经显现降温趋势。

“本轮楼市的回暖有明显的政策特点,未来新政策的出台,对市场刺激的周期会越来越短,效果也会更弱,此外,楼市步入7月份以后,政策也步入利好的空窗期,在后续无重大利好政策的背景下,楼市也将趋向平稳。”胡景晖称。

警惕部分城市过热

楼市企稳上扬的同时,是不断加剧的楼市分化趋势。数据显示,7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幅分别为2.7%、0.2%和-0.1%,而6月份分别为3.2%、0.2%和-0.2%。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涨幅最大。7月,深圳环比涨幅为6.3%,涨幅最大;北京环比上涨1.4%,上海涨1.9%,广州上涨1.2%。7月房价环比跌幅最大的城市是西宁,下降0.7%。

根据易居研究院的库存报告,一线城市已经连续7个月出现去库存周期低于12个月水平的现象,反映了一线城市去库存压力得到有效释放,进而缺乏降价动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涨价大军。

他提醒,下半年需警惕热点城市的楼市过热风险。邓郁松也认为,一些热点城市的核心区域和热点区域,房价还有可能出现一定的上涨。

针对部分热点区域的房价过快上涨情况,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下半年或将面临政策收紧风险,比如收紧二套房贷等。近期,北京通州就收紧了限购政策,上海和深圳也收紧二套房贷政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局部区域房价存过热风险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8-19 08:37:00
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房价数据,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中环比上涨的城市增至31个,比6月份增加2个,为今年来数量最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