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万科违规售楼深陷质量危机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5-08-17 16:12:00

万科大明宫楼盘未批先建,精装房屋地板鼓起、墙面裂缝,多名管理层相继离职

将“质量就是生命线”视为生产目标的房地产“老大”万科,目前却在质量监控的道路上陷入了苦战。

8月13日,长江商报记者在西安万科城的“幸福系”楼盘实地走访发现,因质量安全问题提前暴露,这里的绝大多数业主尚未收房便加入了维权大军行列。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待业主来访时曾承认,“幸福系”户型的设计的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万科因质量问题引发的业主维权风波,并非只有西安一个个例。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先后在西安、佛山、苏州、长沙、南京、武汉、长春等城市均出现了程度不一的万科业主质量维权潮。

房地产“大哥”万科,因何多次违规售房?西安当地的业内人士指出:“万科在盛名之下,如今也难以抵抗房地产不景气的现状,在去库存压力下,开发商不惜自毁名誉而减轻自身资金压力。这种做法无疑是涸泽而渔。”

业主逃生需走“后门”

“自从买了万科的‘幸福系’住宅,我的人生规划就全部碎了。”半年多来,37岁的王迪(化名)一想起自己不堪的购房遭遇,以及在维权面前无能为力的处境,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他为此怀疑自己已经神经错乱了。

两年前,王迪反复权衡了半年时间,带着家人看了四五次,“连样板间都用尺子测量了”,最后终于采用按揭购买了“西安万科城”的“幸福系”楼盘一套136平方米的户型。

“西安万科城”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大学城附近,于2010年7月启动建设。其被称作是倾注了万科20多年来对人居环境的探索理念与研发成果的全新升级之作,并在西安首创“幸福系”概念。和王迪一样,一些业主看中的是宣传单上重点标出的“百年名校”西安铁一中进驻等一些配套环境的承诺。

王迪说,2014年12月,一位业主给他打来电话称,“幸福系”户型电梯与楼梯没有互通,其结构设计存在致命的安全隐患,这让他大吃一惊。

“简单地说,就是楼盘每单元有一部电梯,住户乘坐电梯抵达各楼层后回家,由于电梯未与楼梯相通,如果要使用楼梯,必须先回家,再从家中的另一扇门出去抵达楼梯间。”王迪说,在当初买房时,他并未发现这种楼盘的室外结构是如此设计的,而销售人员也没有告知。

8月13日,长江商报记者来到“西安万科城”的“幸福系”楼盘,因质量安全问题提前暴露,这里的绝大多数业主尚未收房便加入了维权大军行列。

乘坐每个单元唯一的电梯到达任何楼层,一走出电梯,狭小的电梯前室由于没有连通的楼梯,顿时成为一个封闭的水泥“密室”,身处其间,窒息感让人生出尽快逃离的念头。

“试想一下,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只有身处本层电梯前室的住户,才有机会返回家中走‘后门’通过楼梯逃生,假如遇险时不在自家楼层,或者在自家楼层而没有带钥匙,困在电梯前室时没有任何逃生通道,也给外界救援力量制造障碍,遭殃的就是住户。”王迪分析道。

据了解,这种设计缺陷,涉及万科城、金色悦城、金域华府、大明宫等在建楼盘约3000户业主。早在2013年5月,部分业主在发现这一致命缺陷后,向西安万科公司提出质疑,但万科方面认为,相关设计“肯定符合规范”,坚持不做更改。

《住宅设计规范》有关条款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要通过联系廊将相邻单元的电梯联系起来,达到相邻单元的电梯互为备份,以满足安全性和便利性要求。

多位万科“幸福系”业主指出,万科“幸福系”的住宅只是将两个相邻单元之间的楼梯连接起来,属于偷换概念,无法达到电梯与楼梯相通、相邻单元电梯连接互为借用的要求,违反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总则。

有人开始戏谑、调侃,称业主家中通往楼梯的“后门”为“小三门”。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西安万科城”,因为西安铁一中进驻等一些配套环境的承诺没有兑现,多数业主对楼房安全质量问题心存忌惮,6月30日的交房日期已过去一个多月,原本200多户“幸福系”的业主,只有20多户收了房,其他业主向西安万科公司提出退房或拒绝收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西安万科违规售楼深陷质量危机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5-08-17 16:12:00
8月13日,长江商报记者在西安万科城的“幸福系”楼盘实地走访发现,因质量安全问题提前暴露,这里的绝大多数业主尚未收房便加入了维权大军行列。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待业主来访时曾承认,“幸福系”户型的设计的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