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一大信号证明房价不会大涨 背后原因曝光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4-17 08:47:00

    楼市从黄金退居白银时代:大涨已不可能

  楼市刺激政策的出台,使得楼市买气大增,从而让少数楼盘、二手房卖家看到了提价希望。不过在当前楼市格局下,房价已经不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所以购房者不必担忧,仍可按照既定节奏来购房。

  楼市出现涨价冲动

  不管是新开项目,还是二手房,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涨价冲动。

  据了解,上海有个别在售项目进行了试探性提价。位于闸北区西藏北路上的农房熙藏苑项目,在4月初对售价做了微调。根据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该项目的成交均价为60518元/平方米,而此次价格调整之后,均价接近64000元/平方米,涨幅接近6%。此外,位于宝山淞南高境板块的改善型项目泰禾红御,在春节过后也出现了一波小幅提价,涨幅在2%左右,项目负责人介绍,考虑到近期项目卖得非常火爆,不排除继续涨价的可能性。

  此外,记者还接到不少推销电话,均表示近期项目有可能要提价,可考虑在提价之前下定以节约成本。一位自称是绿地集团某项目售楼员的小吴通过“陌拜”方式打通记者电话,表示目前有改善型产品在售,开发商正在酝酿涨价,如果要买房,请赶在涨价之前出手。

  除此之外,二手房市场也出现了提价现象。据德佑链家多家门店向记者反映,由于新政对市场带来的利好,部分房东已经开始跳价或酝酿跳价。据德佑链家业务员刘先生介绍,一般情况下房东会把免去的营业税部分作为跳价空间,普遍做法是买卖双方协商,以免去营业税部分的50%作为提价,双方寻求平衡,目前这样的跳价在二手房市场接受程度比较高。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有卖家考虑将免去的营业税并入“到手价”中,尽管这种跳价方式让买家无利可图,但由于担心未来房价会上涨,所以还是有买家表示可以接受。

  其实提价现象并非上海独有,记者注意到,近期陆续有一些城市传出有楼盘提价的新闻,如合肥、南京等地,就有楼盘号称要涨价,甚至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已经出现开发商提价的消息,如无锡、宁波等地。

  政策刺激成为主因

  楼市刺激政策的出台,使得房企和二手房卖家有了涨价的底气。

  据了解,自今年年初以来,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对楼市构成了实质性的利好。刺激政策包括央行降准、降息、上海普通住宅标准调整,以及3月底出台的公积金政策调整、二套房贷首付比例降低、房产营业税免征“五改二”等等,这都将极大刺激市场购买力的释放。

  记者也注意到,刺激政策出台之后,已经让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潜在客户内心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据德佑链家地产虹口区瑞虹D组分行经理廖银平介绍,新政的出台,使得部分买家加快了购房节奏,如一位范姓购房者,原本在4月初付定金,但在新政出台后的第二天,便主动送来定金,他担心“再不买房价就要涨了”。此外,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据德佑链家张江A组分行经理杨金全告诉记者:“新政后,门店的带看量是以往的两倍,成交周期大大缩短,一改以往犹豫不决的态度,买房者选中房源后立马付定,他们比较担心房子被抢走或是涨价。”

  市场买气的提升,让开发商和二手房卖家看到了提价的希望。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表示,新政刚刚出台,市场反应还需要一段时间。在短期内,开发商必然会有提价动作,预计未来提价的开发商会超过50%以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提价的范围预计多在5%~10%之间。

  而对于部分库存压力原本不大的一线或者重点城市来说,旺盛的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也会带来房价上涨的压力。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举例说,在政策刺激之下,上海楼市集中推盘放量的“窗口期”有可能会前置到4月中旬,届时,上海楼市会在4、5月份出现今年第一轮市场成交“窗口期”,市场去化周期会进一步缩短至12月左右,二季度楼市将没有去库存压力,上海楼市基本面势必会呈现出快速复苏的态势。到了下半年,随着市场成交量继续回升,市场去化周期有可能会回落到10个月以下,这也就意味着下半年楼市会出现量价齐升的趋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楼市一大信号证明房价不会大涨 背后原因曝光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4-17 08:47:00
楼市一大信号证明房价不会大涨 背后原因曝光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