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房价料将温和增长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3-31 09:08:00

中国楼市总体仍然供大于求,但由于中国购房借贷比例很少,因此中国楼市不会崩盘,并将呈温和上升态势。上周末的博鳌论坛上与会嘉宾们基本持此意见。

时间短 高房价调整未到位

商业地产过剩更加严重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高房价原因主要有:第一,2000年以来,消费升级进入新阶段,从而拉动房地产市场。第二,中国入世加上美国科技泡沫破灭,驱使大量外资流入中国楼市。第三,美国从2002年到2008年经历了金融、房地产行业的非理性繁荣,2008年金融危机后又实行量化宽松,大量热钱涌入中国资本市场。

张燕生还表示,我国应对中的三个“缺位”从根本上导致了高房价。一是汇改缺位:1998年至2005年,人民币与美元固定汇率,外资趁机大量涌入;二是要素价格市场化缺位:2002年中国基本完成商品市场化,但涉及土地、房产、资源能源的要素价格市场化未能及时跟进。三是危机后调整缺位:我国楼市2008年9月才开始受到危机影响,2009年2月房价已经触底反弹,未有充足时间实现调整。

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邹益民表示,商用房产的需求过剩情况更加严重,而且存在“被迫”过剩。现在许多政府向投资商出售土地时都要求“配办公楼”,投资商别无选择。而当土地所在区域本身不适合商业发展时,这些“配”的办公楼就容易形成供应过剩。

地产商多对楼市仍然乐观

地产商大多对楼市未来表示乐观。山水文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辙表示,城镇化会催生3亿人口的房产需求,新中等收入人群将有改善性住房需求。只要经济还在增长,需求就将继续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过,房地产市场将告别过去无序的、“过山车式”的“机会房产”状态,逐步走向平稳、理性的“专业房产”市场。

帝海集团总裁李小明也表示,“如果我国的房价跌掉一半,甚至跌掉80%,那已经买了房子的老百姓怎么办?所以在中国的城镇化任务没有完成之前,房价肯定是涨。”

谈到房价,香港南丰集团行政总裁梁锦松表示,由于需求有限,中小城市的房价将趋稳。而北、上、深等大城市在外来需求的支撑下,房价还有一定上行压力。同时,梁锦松称,现在买房绝大部分人用的贷款很少。只要银行不出问题,就不会产生金融危机。房价虽然有点压力,但是不会崩盘。

不动产登记不宜过分解读

在谈到《不动产登记条例》时,李小明表示,它就是个很简单的,对政府来讲一个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而已,这个事情不要过分去解读。

博鳌论坛其他精彩观点

货币政策

周小川:

流动性增加的效果需观察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在博鳌论坛上称,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帮助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近期央行向市场定量注入流动性,其资源分配效果还需要观察。周小川认为量化宽松政策有效时间只有2~3年。

周小川还表示,“我们要支持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老的行业、传统产业依然还是占据银行借款很大的一部分,以及资本市场非常大的融资比例。我们应该逐步地让这些企业从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当中不要占据过多的资源。” (陈海玲)

资金流动

高盛亚太区副主席哈继铭:

钱到股市里去了

高盛亚太区副主席哈继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A股上涨,与GDP增速的相关性几乎是零,而和货币增长速度相关性很高。去年货币增长超过12%,名义GDP增长7%多一点,这之间的差扩大到5个百分点,过去这个差哪怕只有3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就起来了。多出来的钱到股市里去了。现在借钱炒股风气盛行,风险就是实体经济在走弱,股市大幅度上升。”

A股市场

天融投资董事局主席李浩杰:

股市强劲回暖是无疑义的

天融投资董事局主席李浩杰在博鳌论坛期间表示,“虽然A股可能有一些阶段性的调整,但长远来看,一个周期来看,强劲回暖是毫无疑义的。不远的将来,我国还会出台一些新的拉动经济的措施,都会拉升我国今年的经济,并刺激股市上升。”

美国加息

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

美联储可能在6~9月加息

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昨天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强劲,超出预期,预计6~9月可能加息。(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专家:中国房价料将温和增长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3-31 09:08: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