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房地产税立法草案已在准备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3-05 08:04:00

贾康:房地产税按套征收可能性更高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前,政协委员贾康被记者围住采访 供图/CFP

前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回应有关地产税的提问时说,中国怎么开征地产税,仍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的说来由人大牵头,财政部配合,过程要非常谨慎。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接受北青报专访时透露,地产税立法草案内部一直在做。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多年专注地产税研究,出版《地产税离我们并不远》。

地产税最晚应于2017年两会后实施

北青报:去年两会,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地产税立法正在推进,历经一年多,现在有没有新的进展?

贾康:现在比较关键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将地产税法正式纳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尽快开始一审。

北青报:今年可以纳入立法程序吗?

贾康:按照各个方面的表态,应该是这样。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去年,傅莹女士作为人大发言人,明确表态尽快纳入立法程序。过了一年,今年两会在即,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有这样的动作。

北青报:要走程序的话,立法的草案已经在准备?

贾康:有所准备,内部一直在做。

北青报:有媒体报道,地产税最快2016年实施。

贾康:中央政治局要求,财税改革的重点和基本事项应在2016年做出来。按照这个节奏要求,有一个推测,今年应该启动立法,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个立法程序要走一年,一审二审三审。一审之后,要征求社会意见,在各种意见于讨论中吵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搞不好会推到四审,那么这一年可能走不完程序。希望能走下来,但很有可能会走不下来,就会顺延到2016年,最晚应是推到2017年,在2017年两会上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通过后开始实施。这样才能符合中央关于改革时间表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产税也是“等不起”的。

土地出让金和地产税并非只能择其一

北青报:地产税,公众的理解可能就是把土地和房产合在一起征税?

贾康:房地产合在一起是不动产,放在一起作为征税对象,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有相对成熟国际经验的制度。在汉语的表述中,地产税房产税说起来两者有区别,但实际上指的都是消费住房保有环节上,实施改革从无到有来征收的这个税种。

北青报: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并无地产税的概念,地产税与之前说的房产税有什么不同?

贾康:房产税,是1986年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依照暂行条例开征的税种,当时规定个人住房免纳房产税。怎么样让它从无到有?曾有开征物业税的设想。为找到一个相对容易操作的便捷路径,那时候认为房产税就是可以利用的一个实操框架。所以说,我国近年先后称呼的物业税、沪渝试点的房产税、要加快立法的地产税,实际上指的就是一回事。

北青报:你参与了地产税立法的前期讨论,大家争议的热点包括这一条吧?

贾康:热点有若干。包括地产税和70年的土地出让金可以一起收吗?在国有土地上征收地产税有法理依据吗?这两个问题,是我接触到的最会引出愤愤不平情绪的争议之处。有人说,我房子里包含着70年的土地出让金,你再每年征税,重复征收合理吗?老百姓一听往往就会很生气。另外,我接触到的情况是有很多人在说,别的国家征收这个税可以,因为别国的土地是私有的,而中国的城镇土地是国有的,在国有土地上征个人的地产税,法理上说不通吧?

北青报:应怎样理解土地出让金和地产税的关系?

贾康:土地出让金的性质不是税而是租金。另外国家还可以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开征针对房地产(不动产)的税收。所以租和税是可以合理匹配的关系,并不互相排斥地二者只能择其一,一国制度设计应该使它们并行不悖地适应整个调控体系的优化。另外,多种税、多环节、多次征这种复合税制本身就包含重复征收因素,这里的“真问题”是重复得是否合理的问题。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贾康:房地产税立法草案已在准备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3-05 08:04:00
前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回应有关房地产税的提问时说,中国怎么开征房地产税,仍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的说来由人大牵头,财政部配合,过程要非常谨慎。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接受北青报专访时透露,房地产税立法草案内部一直在做。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